[发明专利]一种长伸缩距补偿短节及补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2308.7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9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聂俊;杨延增;章东哲;李前春;叶文勇;魏小房;张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17/07 | 分类号: | E21B17/07;E21B17/10;E21B43/26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1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补偿 方法 | ||
1.一种长伸缩距补偿短节,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1)、内筒(6)、外筒(5)、扶正防尘短节(7)和密封端盖(10);所述的上接头(1)下端与外筒(5)上端连接;所述内筒(6)位于外筒(5)内,所述内筒(6)上端通过活塞机构(3)与外筒(5)内壁动密封连接,所述活塞机构(3)上端面与上接头(1)的下端面接触连接;所述的内筒(6)壁上部设有阻尼器(4);所述外筒(5)下端依次连接有扶正防尘短节(7)和密封端盖(10),密封端盖(10)下部与内筒(6)通过销钉锁紧机构(11)连接;密封端盖(10)、扶正防尘短节(7)与内筒(6)外壁形成动密封;外筒(5)下部内有下限位台阶(27);上接头(1)下端设有上限位台阶(26),活塞机构(3)在上限位台阶(26)与下限位台阶(27)之间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伸缩距补偿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正防尘短节(7)上端开有与外筒(5)下端相对应的螺纹孔,扶正防尘短节(7)上端外筒(5)下端螺纹连接;所述扶正防尘短节(7)下端依此开有两个台阶,最下面的台阶的密封短节台阶面(25)与密封端盖(10)上端连接,另一个台阶为密封台阶(24),密封台阶(24)上设有密封圈组合(8);扶正防尘短节(7)的内壁与内筒(6)的外壁连接,该内壁上设有扶正圈(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伸缩距补偿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端盖(10)上部内设有防尘槽(19),防尘槽(19)内设有防尘圈组合(9),所述的防尘槽(19)至少为两组;密封端盖(10)下部内设有销钉腔(20),销钉腔(20)与内筒(6)外壁形成环形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伸缩距补偿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器(4)包括阻尼孔(12)、滤网(13)、密封压筒(14)、密封圈(15)、内方压块(16)和防松块(17);所述的阻尼孔(12)、滤网(13)、密封压筒(14)和内方压块(16)从内到外依此横向安装在内筒(6)壁上,密封压筒(14)与内筒(6)之间通过密封圈(15)连接,内方压块(16)通过防松块(17)固定在内筒(6)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长伸缩距补偿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尘圈组合(9)为3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伸缩距补偿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销钉锁紧机构(11)包括内方销钉(21)和锁紧螺母(22),内方销钉(21)将内筒(6)和密封端盖(10)连在一起,锁紧螺母(22)安装在密封端盖(10)的内螺纹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伸缩距补偿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接头(1)外螺纹与外筒(5)内螺纹连接,上接头(1)外螺纹以下与外筒(5)内壁设有密封圈(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伸缩距补偿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正圈(23)材质为石墨化高分子;其内径大于内筒(6)外径,小于下限位台阶(27)内径,与内筒(6)外壁间隙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伸缩距补偿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组合(8)安装在扶正防尘短节(7)的密封台阶(24)上,并高出扶正防尘短节台阶面(25)。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任意一种长伸缩距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将一种长伸缩距补偿短节接在压裂管柱的适当位置,下入井中,此时一种长伸缩距补偿短节处于原始位置,即内筒(6)处于上限位台阶(26),销钉锁紧机构(11)处于锁紧状态;
当进行CO2干法压裂施工时,液态CO2会被压裂车泵入井筒中,从上至下,压裂管柱会不断被冷却,施工过程管柱内的压力也会突然增加,使管柱有收缩的趋势,温度、压力变化会在管柱上产生内应力,当内应力超过一种长伸缩距补偿短节的销钉锁紧机构(11)所能承受的力时,内方销钉(21)会在内筒(6)和外筒(5)的作用下被剪断,剪断部分落入销钉腔(20),一种长伸缩距补偿短节就会将压裂管柱分成两部分,内筒(6)与外筒(5)会产生相对运动,内筒(6)由上限位台阶(26)向下限位台阶(27)运动,内筒(6)的活塞机构(3)与外筒(5)内壁形成动密封,内筒(6)、外筒(5)空间的液体通过阻尼器(4)流出;
施工完毕,进行放喷,井内恢复原始压力的过程中,与上面情况恰好相反,温度逐渐升高、压力逐渐降低,两者共同作用于压裂管柱,管柱有不断的伸长的趋势,内筒(6)与外筒(5)会产生相对运动,内筒(6)由下限位台阶(27)向上限位台阶(26)运动,内筒(6)的活塞机构(3)与外筒(5)内壁形成动密封,液体会从阻尼器(4)流入到内筒(6)、外筒(5)之间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23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腐补偿型海洋螺纹钻杆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大电流热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