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青蒿素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ITP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2023.3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9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符卓韬;孟聪;符林春;许铮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博澳抗体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366 | 分类号: | A61K31/366;A61K31/357;A61P7/04;A61P3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许飞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青蒿素类药物 治疗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青蒿素类化合物 制备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应用 丙种球蛋白 双氢青蒿素 糖皮质激素 网织红细胞 严重并发症 血小板 患者治疗 临床试验 敏感指标 青蒿琥酯 药物联用 用药剂量 联用 复发 发现 概率 观察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青蒿素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ITP药物中的应用。发明人在临床试验中出人意料的发现使用青蒿素类药物,特别是青蒿琥酯或双氢青蒿素,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后复发的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延长血小板计数维持时间,说明青蒿素类药物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青蒿素类药物和其他药物联用,如和糖皮质激素联用,可进一步减少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治疗的用药剂量,降低患者治疗费用,减少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发明人同时对作为青蒿素类药物毒性敏感指标的网织红细胞进行了严密观察,发现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差异。进一步说明青蒿素类药物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化合物的新应用,特别涉及青蒿素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以往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临床所见血小板计数减少引起最常见出血性疾病。ITP的主要发病机制是体液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以及体液和细胞免疫介导的巨核细胞数量和质量异常,血小板生成不足。目前ITP的一线治疗包括:1.肾上腺糖皮质激素2.丙种球蛋白。ITP的二线治疗包括:1.脾切除2.药物治疗:硫唑嘌呤、环孢素A、达那唑、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TPO和TPO受体激动剂、长春碱类等。事实上,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
青蒿素(artemisinin,或qinghaosu或arteannuin)是从药用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中提取的一种化合物。青蒿素类药物是从青蒿素衍生的分子结构中具有含有过氧键和青蒿素母核结构的倍半菇类化合物,包括青蒿素、双氢青蒿素(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青蒿琥酯(artesunate),蒿甲醚(artemether),蒿乙醚(arteether),蒿立酸盐(artelinate)等,其对恶性疟和脑型疟具有特效,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对红斑狼疮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这些药物经过长期大例数的疟疾临床运用,还证明其在使用剂量下十分安全,几乎无任何毒副作用。
未有文献报导青蒿素类化合物可以用于治疗ITP。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青蒿素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发明人在临床试验中出人意料的发现使用青蒿素类药物,特别是青蒿琥酯或双氢青蒿素,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后复发的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延长血小板计数维持时间,说明青蒿素类药物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青蒿素类药物和其他药物联用,如和糖皮质激素联用,可进一步减少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治疗的用药剂量,降低患者治疗费用,减少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发明人同时对作为青蒿素类药物毒性敏感指标的网织红细胞进行了严密观察,发现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差异。进一步说明青蒿素类药物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青蒿素类药物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具有效果好,基本无毒副作用,费效比高等优点。青蒿素类药物和其他药物联用,如和糖皮质激素联用,可进一步减少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治疗的用药剂量,降低患者治疗费用,减少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概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临床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用青蒿素类药物(优选青蒿素或者双氢青蒿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30例,根据病情每天口服或注射使用10mg~2000mg青蒿素类药物,优选50~500mg/天,均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且未见用药不良事件发生。说明青蒿素类药物口服或者注射,能够有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具体病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博澳抗体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博澳抗体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20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芫荽内酯-1的用途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