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触发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1183.6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5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顾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博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567 | 分类号: | H03K17/567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硅整流器 光纤触发电路 光线接收器 反向并联连接 光电耦合器 整流桥电路 过零触发 同向串联 稳压模块 自动截止 导通 无光 光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触发电路,其包括光线接收器、光电耦合器、反向并联连接的可控硅整流器、整流桥电路,两个同向串联的可控硅整流器,通过稳压模块提供稳定的+5V电压,光线接收器接收来自光纤的光信号,能够实现可控硅整流器的有光过零触发导通和无光自动截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触发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控硅整流器的光纤触发电路。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精确快速的稳定控制,核心功率器件的同步触发技术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触发电路由于电气隔离问题不能很好地应用于中高压系统,目前,静止无功率技术应用于中高压系统时,其核心功率器件一般采用串联分压技术组成可控硅整流器组件介入系统,但是其触发控制系统属于低压弱电系统,必须通过高低压电气隔离技术实现触发脉冲信号的长距离传输,解决高低压电气隔离和电磁干扰问题。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光纤触发系统还存在供电不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触发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一可控硅整流器、第二可控硅整流器、第三可控硅整流器、第四可控硅整流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光电耦合器、第二光电耦合器、三极管、稳压二极管、稳压模块、光线接收器;其中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构成整流模块;第一可控硅整流器和第二可控硅整流器反向并联,第一可控硅整流器和第二可控硅整流器构成的并联电路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第一电阻和第一二极管构成并联电路,该并联电路一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第二电阻和第二二极管构成并联电路,该并联电路一端连接到电源负极,另一端连接到整流电路的另一输入端;第三可控硅整流器的阴极串联连接第四可控硅整流器的阳极,第三可控硅整流器的阳极连接到第三电阻的一端,控制极连接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光电耦合器的一端;第四可控硅整流器的阳极连接到第四电阻的一端,控制极同时连接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光电耦合器的一端,阴极接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到第一光电耦合器,集电极连接到第五电阻,基极连接到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的一端,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到光线接收器;其中的稳压模块选择为AMS1117芯片,其提供+5V电压给光线接收器;其中的光电耦合器选择为TLP521-4光耦芯片;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均为电解电容,其正极连接到稳压模块,负极接地。
交流电压经整流模块整流得到脉动直流电压,所述脉动直流电压经过第八电阻、第七二极管以及稳压二极管之后,输出+10V电压,所述+10V电压经AMS1117芯片和第一电解电容和第二电解电容作用之后,输出+5V直流电压,第八电阻阻值为5kΩ。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2光线接收器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博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博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11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功耗开关霍尔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栅压自举开关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