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抑菌义齿软衬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0942.7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8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健尔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6/083 | 分类号: | A61K6/083;A61K6/02;A61K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义齿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义齿软衬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抑菌义齿软衬材料。
背景技术
义齿软衬材料,又名弹性义齿衬垫材料,可利用其弹性形变缓冲咬合力,紧密义齿组织面与牙糟粘膜接触关系,并可利用组织倒凹区改善义齿固位,是临床上常用的缓解活动义齿佩戴过程中出现的固位不良、反复压痛、咀嚼效率低等症状的重要措施。作为一种可长期使用并与口腔粘膜表面接触的材料,其性能的稳定性及易引发的口腔粘膜疾病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因素。义齿软衬材料与义齿性口炎发生的关系,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导致义齿性口炎发生的关键是微生物尤其是白色念珠菌对软衬材料的粘附。因此,研发一种可在生理状态下保持稳定、具有良好粘结性能并能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义齿软衬材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生理状态下稳定、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并能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义齿软衬材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抑菌义齿软衬材料,其质量份组成如下:橡胶基质80-100份、硫化活性剂1.2-2.8份、硬脂酸0.8-3.2份、氧化镁0.2-0.8份、维生素E0.1-0.9份;
所述橡胶基质由冬青胶、橄榄胶与顺丁橡胶组成,冬青胶、橄榄胶与顺丁橡胶的质量比为10:1-1.8:5。
优选的,所述抑菌义齿软衬材料采用海藻和食用碱的混合溶液处理,混合溶液中海藻的质量分数为20%,食用碱的质量分数为30%。
优选的,所述冬青胶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冬青叶自然发酵15-18d,将成熟的冬青果与发酵的冬青叶按一定比例混合,加水熬煮,过滤后,滤液熬至浓度为1.1g/cm3,得到冬青胶。
优选的,所述橄榄胶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橄榄果自然发酵15-18d,去掉橄榄核,加水熬煮,过滤后,滤液熬至浓度为1.1g/cm3,得到橄榄胶。
优选的,所述冬青胶、橄榄胶与顺丁橡胶的质量比为10:1.5:5。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冬青胶、橄榄胶与顺丁橡胶制得橡胶基质,提高了橡胶基质的杀菌、抑菌功效,有助于保护牙龈,提高口腔健康。
2、本发明中冬青胶和橄榄胶的制备方法简单环保无污染,得到的产品健康无害,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抑菌义齿软衬材料,其质量份组成如下:橡胶基质80份、硫化活性剂1.2份、硬脂酸0.8份、氧化镁0.2份、维生素E0.1份;橡胶基质由冬青胶、橄榄胶与顺丁橡胶组成,冬青胶、橄榄胶与顺丁橡胶的质量比为10:1:5,本实施例中冬青胶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冬青叶自然发酵15d,将成熟的冬青果与发酵的冬青叶按一定比例混合,加水熬煮,过滤后,滤液熬至浓度为1.1g/cm3,得到冬青胶。
本实施例中橄榄胶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橄榄果自然发酵15d,去掉橄榄核,加水熬煮,过滤后,滤液熬至浓度为1.1g/cm3,得到橄榄胶。
本实施例中抑菌义齿软衬材料采用海藻和食用碱的混合溶液处理,混合溶液中海藻的质量分数为20%,食用碱的质量分数为30%。
实施例2
一种抑菌义齿软衬材料,其质量份组成如下:橡胶基质90份、硫化活性剂2份、硬脂酸2份、氧化镁0.5份、维生素E0.5份;橡胶基质由冬青胶、橄榄胶与顺丁橡胶组成,冬青胶、橄榄胶与顺丁橡胶的质量比为10:1.5:5,本实施例中冬青胶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冬青叶自然发酵16d,将成熟的冬青果与发酵的冬青叶按一定比例混合,加水熬煮,过滤后,滤液熬至浓度为1.1g/cm3,得到冬青胶。
本实施例中橄榄胶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橄榄果自然发酵16d,去掉橄榄核,加水熬煮,过滤后,滤液熬至浓度为1.1g/cm3,得到橄榄胶。
本实施例中抑菌义齿软衬材料采用海藻和食用碱的混合溶液处理,混合溶液中海藻的质量分数为20%,食用碱的质量分数为30%。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健尔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健尔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09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