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区流域智能联排联调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0290.7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4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单森华;王小刚;蔡建统;陈博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区 流域 智能 联排联调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区流域智能联排联调方法,包括步骤:(1)在每个城区排水调度闸站对其上一河段水位进行监测;(2)当任一排水调度闸站的上一河段水位由低于警戒值变为高于警戒值或预测上一河段的水位在4小时以内将达到警戒值,开启该排水调度闸站的闸泵;(3)当任一排水调度闸站的上一河段水位由高于警戒值变为低于警戒值,或该排水调度闸站的上游相邻排水调度闸站的闸泵处于关闭状态且该排水调度闸站的上一河段水位低于警戒值,关闭该排水调度闸站的闸泵。本发明提前考虑开闸放水对下一流域段的影响,避免下一流域段开闸不及时导致城市洪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防洪调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区流域智能联排联调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防洪排涝方面,住建部门在对城区流域的排水进行调度的时候,大部分城市主要还是以人工经验调度为主,往往是需要参考每个城区小流域的重要的闸泵启闭信息、水位监测信息、视频监控信息以及气象部门提供的雨量实况预报信息等,再根据往常的经验进行调度。这样在调度过程中往往考虑较为单一,比如城区强降雨来袭,某个小流域段的水位要超过警戒水位的时候,该段负责人就将水闸打开,让水排到下一流域段,很少会去考虑这段流域排水后下一段流域的情况,尤其是城区小流域错综复杂,各自流域段的关联性把握困难,往往以为根据流域情况不会造成洪涝风险的,也会由于排水调度方式的不得当,造成城区洪涝发生或者海水顶托(沿海城市)。
依靠人为经验进行城区流域调度的方式对决策者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并且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精细化的程度也无法保证,大多时候为了防止城区的洪涝灾害会将水直接排放,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对于维持城市水资源的生产安全来说是及其不利的;亦有可能因为决策的失误,造成突发性暴雨的水没有及时排放,造成各相关城区流域一系列的洪涝连锁响应,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城区流域智能联排联调方法,当发生超过城区流域河道纳水量降雨的时候能够计算出城区流域的闸泵启闭情况,保持城区流域中的每段河道的水位都能不超过警戒水位,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城区流域智能联排联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每个城区排水调度闸站对其上一河段水位进行监测;
步骤2:当任一排水调度闸站的上一河段水位由低于警戒值变为高于警戒值或预测上一河段的水位在4小时以内将达到警戒值,开启该排水调度闸站的闸泵;
步骤3:当任一排水调度闸站的上一河段水位由高于警戒值变为低于警戒值,或该排水调度闸站的上游相邻排水调度闸站的闸泵处于关闭状态且该排水调度闸站的上一河段水位低于警戒值,关闭该排水调度闸站的闸泵。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预测上一河段的水位具体方法为:
其中H为预测的上一河段水位,h为上一河段的实时水位,Q为上一排水调度闸站的闸泵排放水流量,s为上一河段的流域面积,t为预测时间,当H=警戒值时,若t≤4小时,则开启该排水调度闸站的闸泵,若t>4小时,则保持该排水调度闸站的闸泵状态不变。
进一步地,当任一排水调度闸站的上游相邻排水调度闸站的闸泵排放水流量为0时不进行该排水调度闸站上一河段的水位预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对城区排水调度闸站的闸泵进行自动控制,设定开启和关闭的逻辑条件,避免人工经验调度的偏差与不及时;
(2)一旦闸泵排放水流量不为0时就进行水位预测,提前考虑开闸放水对下一流域段的影响,避免下一流域段开闸不及时导致城市洪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城区流域智能联排联调方法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02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滞洪防涝蓄水净化排水系统
- 下一篇:降低吸入气体量的直流式跌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