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盘式异步磁力耦合器调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9949.7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4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龙;张星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49/10 | 分类号: | H02K4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步 磁力 耦合器 调速 装置 | ||
技术背景
本发明属于矿山机电磁力耦合器技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盘式异步磁力耦合器调速装置。
背景技术
永磁异步磁力耦合器是一种新型磁力传动装置,通过改变主、从动盘间的距离或主、动从转子间的啮合面积从而改变转子之间的气隙磁密,使感应产生的电磁转矩发生变化,最终达到调节从动转子转速的目的。其作为新型传动装置,与普通联轴器相比,其特有的非接触式磁力传动特性还具有对中性要求低、无机械摩擦损耗、可以对电机实现过载保护等优点。刮板输送机和带式输送机作为目前国内煤矿井下和地面广泛使用的运输设备,容易因落煤过多或大体积块料卡堵事故造成突然过载或堵转,进而损坏电动机或传动机构;同时刮板输送机起动频繁,一般每小时起动不少于6次,且刮板输送机经常在满载或过载状态下进行,这使链条受到很大冲击,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永磁异步磁力耦合器在煤矿井下应用中具备较大优势。除了此之外,异步磁力耦合器还广泛应用于锅炉风机设备与化工生产中,深入研究磁力耦合器调速机构的特性,对永磁异步磁力耦合器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调速机构是调节气隙接触面积的执行装置,当负载要求发生变化时,通过调速机构可改变永磁转子和从动转子之间的气隙磁密,进而实现输出转矩和转速的调节,因此调速机构的运行精度将直接决定输出转矩和转速的调节精度。另外,由于杆件机构具有构造简单、加工方便和使用可靠等优点,而且平面连杆机构是实际工程应用中非常广泛的机构类型,因此本发明采用连杆机构作为磁力耦合器的调速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盘式异步磁力耦合器调速装置,这种装置能够实现盘式异步磁力耦合器软启动、转速调节、扭矩调节等一系列自动控制,有效提高了作业精度和效率。
本发明所实现其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盘式异步磁力耦合器调速装置,包括:机架1、传动电机2、负载电机3、转矩测速联轴器4、调速机构组件、双盘磁力传动机构组件、PID控制组件;
所述机架1固定在水平试验台上,起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
所述传动电机2固定在机架1上,通过转换联轴器12和双盘磁力转动机构组件连接;
所述负载电机3固定在机架1上,和转矩测速联轴器4连接;
所述调速机构组件包括:丝杠5、连接滑块13、连接杆6;
所述丝杠5固定在机架1上,可以自由转动;
所述连接滑块13穿过丝杠5,并且卡在机架1上,可以水平滑动;
所述连接杆6一点固定在连接滑块13上,另外一端固定在推动连轴器上;
所述双盘磁力传动机构组件包括:散热片7、铜盘8ab、永磁体盘9ab、双盘连接杆架10、中轴11;
所述散热片7ab平面一端固定在双盘连接架10上,另外凹凸不平的一端与连轴器连接;
所述铜盘8ab分别固定在双盘连接架10的两内侧,与中轴11同轴心;
所述永磁体盘9ab与中轴11连接,放在两铜盘8ab中间;
所述中轴11位于轴心位置,上面有9根圆轴,其中三根起到固定作用,其余六根分为三组,每一组上都有上下两个齿条,中间固定一个小齿轮;
所述PID控制组件包括:伺服电机14、信号控制器15、传感器16;
所述伺服电机14固定在机架1上,电机端口固定在丝杠5上;
所述信号控制器15固定在机架1上,通过信号线分别连接伺服电机14和传感器16;
所述传感器16固定在机架1上,固定于铜盘8b和永磁体盘9b中间的间隙中间。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盘式异步磁力耦合器调速装置,通过控制伺服电机来调节丝杠的转动速度和角度,在利用连杆机构推动永磁体盘a,进而利用中轴上的齿轮齿条作用带动永磁体盘b运动,最后改变永磁体盘和铜盘之间的间隙,从而满足磁力耦合器的转速转矩调节。该盘式异步磁力耦合器调速装置提高了磁力耦合器的调速精度和调速效率,并且其中还有PID前反馈控制机构,更好的实现了机械的自动调节控制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盘式异步磁力耦合器调速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盘式异步磁力耦合器调速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盘式异步磁力耦合器调速装置的斜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盘式异步磁力耦合器调速装置的中轴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99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取向硅钢片近极槽永磁直线电机设计方法
- 下一篇:新能源磁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