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时发布路内停车服务指数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9791.3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3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关金平;须成忠;关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G08G1/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赵勍毅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时 发布 停车 服务 指数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时发布路内停车服务指数方法及系统。本申请的实时发布路内停车服务指数方法包括:步骤a:建立路内停车设置的车速阻滞模型;步骤b:分析路内停车带设置后机动车辆延误情况;步骤c:选择路内停车带合理设置规模;步骤d:规划城市路内停车设计。本申请可以节省城市路内停车的停车时间与停车成本,提高路内停车服务的实效性与便捷性,既可以产生停车产业的直接效益,又可以产生停车服务的间接效益;通过构建实时发布路内停车服务指数的方法与系统,带动城市路内停车行业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应用发展,实现城市路内停车信息的增值服务与综合服务,产生路内停车领域产业链的商业价值与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时发布路内停车服务指 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已进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时期,当前,中国大城市小汽车与停 车位的比例约为1∶0.8,中小城市约为1∶0.5,而发达国家约为1∶1.3,城市 停车位比例严重偏低,保守估计中国停车位缺口超过5000万个。深圳市停车 位缺口200万个,在城市交通持续拥挤的环境下,政府鼓励机关、企事业单 位及路内/路外停车环境错时开放停车位,也鼓励个人把自己不用时的车位拿 出来,给他人使用,即所谓的“共享停车”,最大化挖掘路侧停车资源的潜在 价值。
路侧停车最直观的反映了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世界上绝大多数城市都将 路侧停车列为优先发展重点之一。由于受到城市用地资源的限制,静态交通 的需求不可能全部通过建设路外停车场来满足;同时,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 路内停车方式因自身的优点,如:停车便利、步行距离短等而受到车辆驾驶 人员的普遍欢迎。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在城市中心区域交通流中有30%的车 辆是寻找停车位、在全市域道路网络交通流中有20%的车辆是在寻找停车位 而造成交通的拥堵。为此,通过对城市路内停车设置的车速阻滞模型建模、对路内交通流运行影响分析、对路内停车带设置规模建模、对路内停车设计 方法四个方面的研究,规划设计了城市路内停车系统。
目前,城市路内停车问题较为突出,存在的主要技术缺点包括:
一、缺乏明确的机动车发展政策
目前,仍未采取较为明确的机动车发展政策,机动车增长速度较为迅 猛。而由于停车供给未能跟上停车需求的增长速度,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停 车供需矛盾仍较为突出。实际上,如果没有明确的机动车限制发展政策,城 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增长态势也将日益严峻。从欧美等国家的停车发展历程来 看,停车政策的实施大致上经历了一个由事后应对向事前诱导的过程。停车 政策也不仅是针对停车问题本身,它同时还被作为整个城市规划、交通政策 的一部分加以利用。
二、路内停车泊位需求特征缺乏认识,在泊位设置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 对策
对于泊位需求特征相关的数据仍是通过较为粗放式的统计方式获取,对 于不同区域、不同用地类型、不同时段和不同停车目的等详细的、动态的停 车特征仍缺乏相应的统计手段。学校、商圈、居住区、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 居民出行和吸引特征肯定存在较大差异,这些特征区域也将反映对差异化的 停车需求。另外,对于不同路段的泊位停放周转率(国家规范一般取7~9车 次/日)的测算,也存在较大的误差,而这一指标是直接评价和预测停车泊位 需求的关键因素。此外,不同时段的需求特征,包括高峰时段和非高峰时 段,日间和夜间的停车需求也需区分对待。
三、停车秩序混乱,泊位设置缺乏统筹和规划,停车梯度价格难以发挥 作用
虽然路内停车泊位大多设置在支路、次干路上,但是影响交通微循环系 统作用的发挥;现有行人通道、非机动车道被泊位挤占的现象较多;由于路 内泊位的设置,规划的慢行交通通道也难以落实;往往在交叉口、公交车站 附近设置路内泊位,影响交通安全。居民区集中区域的路内停车,显然是对 附近居民的刚性停车需求进行收费;而在商业集中区域的路内停车价格相对 其他区域并不产生明显的阶梯效应,有些只是将这部分停车需求疏导到路外 停车场内,并未从根本上减少进入这些区域的人群对小汽车选择使用,造成 泊位周转率不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97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停车位预测与停车场导引规划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位推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