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乙烯粉末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9739.8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9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远近明日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08;C08J3/12 |
代理公司: | 11219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海川;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粉末 乙烯 粘均分子量 碳原子数 成形体 共聚物 均聚物 通气量 烯烃 流动 通气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聚乙烯粉末。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均匀地生产所得到的成形体的聚乙烯粉末。本发明的聚乙烯粉末为乙烯的均聚物、或者乙烯与碳原子数为3以上且15以下的α‑烯烃的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粉末的粘均分子量为10万以上且1000万以下,密度为920kg/m3以上且960kg/m3以下,并且空气通气量为4mm/s时的流动能为无通气时的流动能的3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乙烯粉末。
背景技术
聚乙烯被用于薄膜、片材、微孔膜、纤维、发泡体、管材等多种多样的用途中。特别是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具有强度和化学稳定性高且长期可靠性优异等特性,因此,可以用作以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二次电池的隔膜用微孔膜和高强度纤维等要求高性能的产品的原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36885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3442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93908号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2657434号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8-34873号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3-192822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含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聚乙烯在聚合后通常以粉末状(粉状)的形态得到,有时将聚合后所得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平铺在基材(例如规定的运送装置)上而进行运送,然后在平铺在基材上的状态下进行加热成形从而制造例如多孔片材、多孔烧结体。在这样的成形方法中,对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而言,在将聚乙烯粉末平铺在基材上时及其运送时,有时高度地要求固定状态的保持性(将聚乙烯粉末平铺在基材上后的、该粉末层内的各粒子的填充状态的保持性)。具体而言,例如,对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而言,有时进行在平铺在基材(例如规定的装置)上后进行加热压延的固相拉伸成形而得到高强度化的片材(多孔片材)、或者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平铺在基材(例如规定的装置)上后进行加热而使粉末彼此熔合(烧结成形)从而得到烧结体(多孔烧结体)(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3),在这样的固相拉伸成形、烧结成形中,需要在加压或无加压状态下对平铺在基材上的聚烯烃粉末进行加热的工序,平铺的聚烯烃粉末的填充状态等有可能因例如基材本身的振动、周围的气流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并且,聚烯烃粉末的填充状态等发生变化时,有时难以高精度且稳定地生产具有均匀的特性的成形体,有时对产品的物性带来较大影响。
因此,期望即使在产生外部干扰的情况下也能够持续地保持平铺在基材上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的状态的固定状态的保持性。
此外,在聚合后所得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的加工时,为了赋予所期望的特性,多数情况下将一种以上聚乙烯粉末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一起共混后使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4~6)。例如,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隔膜用微孔膜中,通过将一种以上的聚乙烯粉末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一起共混,可以提高加工性、所得到的微孔膜的强度等多种多样的特性。
然而,进行共混的各聚乙烯粉末多数情况下各自的粒子特性(粒径、堆积密度等)不同,在运送时、共混时聚乙烯粉末有时因这些粒子特性而分布不均。而且,在共混后的聚乙烯粉末分布不均的状态下,该聚乙烯粉末作为原料从混合机、筒仓等中排出时,在投入挤出机时,有时各聚乙烯粉末的共混比率、粒径等变得不均匀。这样的聚乙烯粉末的不均匀性有可能在特别是要求生产时的稳定性、高度的精密性的微孔膜等的制造中带来很大影响。
因此,在将聚乙烯粉末共混使用时,要求具有能够充分地防止粉末在运送时、共混时发生分布不均的特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97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