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西北内陆棉区宽早优的原棉生产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379454.4 申请日: 2017-12-19
公开(公告)号: CN107996339B 公开(公告)日: 2020-06-19
发明(设计)人: 张西岭;宋美珍;庞念厂;王香茹;贵会平;张恒恒;董强;时增凯;刁玉鹏;黄殿成;孙君灵;代帅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22/50 分类号: A01G22/50;A01B79/02;A01C21/00;A01G7/06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王敏锋
地址: 455000 ***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适用于 西北 内陆 棉区 宽早优 原棉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西北内陆棉区宽早优的原棉生产方法,步骤是:A、裂变式良种繁育:a.选用品种;b.10万倍裂变式繁种;c.大小粒排队粒选;B、宽等行种植,配套技术:a.品种选择和适期早播技术;b.增宽边行膜采光技术;c.播种行不覆土及膜上不压土技术;d.适量滴出苗水技术;e.头水迟滴技术;f.株高放高适当推迟打顶技术;g.重施花铃肥技术;C、早发早熟配套技术;D、优质原棉质量控制配套技术:a.适期揭地膜防污染技术;b.适期适量喷施脱叶催熟剂技术:c.田间杂草及异物清除技术:d.适期采收技术。方法易行,操作简便,实现了由矮密早的向温要棉,转变为向光、温和环境资源的挖潜,为棉花优质高产高效提供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棉花种植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西北内陆棉区宽早优的原棉生产方法,适用于西北内陆棉区具有中等肥力以上、滴灌或沟灌条件的棉花生产区域。

背景技术

西北内陆棉区是我国棉花的主要产区,近年来棉花面积、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2016年西北内陆的新疆棉区植棉面积达到180.52万公顷(2707.8万亩,667m2/亩),总产皮棉359.4万吨,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3.5%和67.3%。但是,西北内陆的新疆棉区棉花质量在逐渐变差。据2008~2014年我国新体制棉花公正检验质量情况的数据,分析全国不同区域棉花纤维品质及等级分布的变化特征,发现新疆棉区棉花品质存在的问题,纤维长度27mm级的比例在增加,29mm、30mm级的比例在降低,导致新疆棉区纤维长度最低并持续降低;棉纤维强力表现为我国内地棉区的纤维断裂比强度基本稳定在29cN/tex,新疆棉区显著低于内地棉区,年际间波动较大且呈显著降低趋势;并在10月以后断裂比强度明显下降,,甚至降至27cN/tex及以下,致使差级的比例增加、强级的比例降低。据2011~2015年新疆棉花公检质量数据,棉花纤维长度平均在28.4mm,断裂比强度平均在27.9cN/tex;马克隆值A级和B级占比由2011年的96.2%降为2015年的62.2%。新疆作为西北内陆棉区的主要区域,对我国棉花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特别是生产的原棉因品质质量问题制约着中、高支纱生产,进而影响植棉效益、棉花产业稳定、竞争力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自90年代以来,,新疆棉区以热量为依据,,以密度为突破口,,逐步形成了“密、矮、早、膜、匀”的栽培技术模式,,棉花生产获得较大发展。棉花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在“密、矮、早、匀、膜”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以密度制胜的技术路线。其中品种选择是前提,,地膜是条件,早与匀是基础,,密度是关键,矮是重点(1雷军.新疆棉花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途径的探讨.新疆农业科学,2002,02:9-10)。

目前西北内陆棉区大面积推广的“矮、密、早”技术,即(66+10)cm和(72+4)cm宽窄行距配置模式,公顷密度21万~24万株。提出矮、密、早、膜、匀、超窄行精量播种新技术(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农业机械学报,2015.04)。目前新疆大部分机采棉田采用(66+10)cm或(64+12)cm种植模式,通常新疆南疆棉区收获株数为17.25—22.5万株/hm2,北疆棉区(早熟棉亚区)收获株数为20.25—24.00万株/hm2,新疆产棉区密植小株类型群体结构,公顷产皮棉1875kg以上,株高控制在70cm左右(3白岩等.新疆棉花高产简化栽培技术评述与展望.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38-50)。

众多文献和大面积生产证明,以新疆为代表的西北内陆棉区,普遍种植的模式是:密植,公顷20万株以上,株高在70cm左右,即:密和矮,配套以适期早播、早间定苗、水肥促进、早打顶、成熟收获等一系列技术措施进行棉花生产,以期获得较高的植棉效益。该技术为当地棉花生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94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