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煤速烧剂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8812.X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3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秀贵 |
主分类号: | C04B7/42 | 分类号: | C04B7/42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刘熙 |
地址: | 41060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煤 配比 混合液 制备 二乙醇单异丙醇胺 二亚乙基三胺 纳米二氧化钛 水泥生产过程 聚合多元醇 电耗 对苯二酚 分散功能 加水稀释 亚硫酸钠 综合作用 丙三醇 常温下 单氰氨 矿化剂 生料磨 硝酸钡 乙二醇 有效地 甘油 粉磨 聚醚 煤磨 三聚 助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煤速烧剂制备方法,采用一定配比的对苯二酚、三聚丙三醇、乙二醇、亚硫酸钠、硝酸钡,加水稀释后常温下在搅拌罐中,搅拌,得第一混合液;再按一定配比加入二乙醇单异丙醇胺、聚合多元醇、二亚乙基三胺、单氰氨、聚醚和甘油,又搅拌得第二混合液;再加入一定配比纳米二氧化钛,再搅拌得节煤速烧剂。本发明适用于水泥生产过程中,具有助磨性能、分散功能和矿化剂机理的综合作用,能有效地提高生料磨和煤磨的产量并降低它们的粉磨电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新型的水泥生料煅烧添加剂,具体涉及到在水泥的生产过程中一种能起到节煤增效和快速煅烧,降低废气排放作用的节煤速烧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泥工业虽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但它同时也是一个电耗、煤耗大户。在以前水泥立窑生产过程中,有些水泥厂使用过“节煤剂”或“生料速烧剂”之类的产品,这类产品主要是由含有氯盐或氟盐的矿化剂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立窑煅烧反应并能降低煤耗。目前干法旋窑已经已代替了耗能大,生产效率低的立窑,而这类矿化剂产品从生产工艺的角度考虑是无法适用于水泥干法旋窑生产,因为这类产品不仅会造成干法旋窑预热器的“粘堵现象”,而且还会造成其旋热器和窑体内耐火材料的腐蚀,目前还没有适合干法旋窑的节煤增效和快速煅烧的水泥生料添加剂。
2014年11月19日,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 CN104150795A 公开了本申请人提出的一种节煤速烧剂,采用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二乙丙单异丙醇胺6-10%、甘油29-31%、聚合多元醇6-8%、乙二烯三胺11-13%、对本二酚0.5-1.5%、三聚丙三醇0.5-1.5%、乙二醇1.5-2.5%、亚硫酸钠2.5-3.5%、硝酸钡13-17%、纳米氧化钛0.5-1%、余量为水。由于二乙丙单异丙醇胺、乙二烯三胺、对本二酚这三种组分公开不充分;因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获得,导致该申请不具有实用性。
与本申请相关联的现有技术还有:2016年11月16日,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6116215A已经公开的一种高性能新型水泥助磨剂,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氢氧化钠3-7份,苄基萘磺酸钠6-9份,碳酸钠2-4份,铝酸钙8-15份,硫酸铜2-5份,二乙醇单异丙醇胺4-7份,不饱和羧酸酯0.9-2.3份,硝酸钠2-4份,高效减水剂3-6份,无水硫酸钠8-16份,聚乙烯醇1.6-2.4份,对羟苯甲酸丙酯2.5-4.5份,乙酸钠6-15份,三乙醇胺10-20份,石油酸钠皂6-9份,石膏3-6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起到节煤增效和快速煅烧,降低废气排放和防止粘堵的节煤速烧剂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节煤速烧剂制备方法,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原料制备:二乙丙单异丙醇胺6-10%,单氰氨9-11%,聚醚11.5-12.5%,甘油7.5-8.5%,聚合多元醇6-8%,二亚乙基三胺11-13%,对苯二酚0.5-1.5%,三聚丙三醇0.5-1.5%,乙二醇1.5-2.5%,亚硫酸钠2.5-3.5%,硝酸钡13-17%,纳米二氧化钛0.5-1.5%,水18-22%;
具体制备方法是:
步骤1、将上述配比的对苯二酚、三聚丙三醇、乙二醇、亚硫酸钠、硝酸钡,加水稀释后常温下在搅拌罐中搅拌20分钟,得第一混合液;
步骤2、在配好的第一混合液中按上述配比加入二乙醇单异丙醇胺、聚合多元醇、二亚乙基三胺、单氰氨、聚醚和甘油,又搅拌15分钟,得第二混合液;
步骤3、在配好的第二混合液中按上述配比加入纳米二氧化钛,再搅拌5分钟,得节煤速烧剂。
本节煤速烧剂的使用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秀贵,未经王秀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88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