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向超音通流转叶激波静叶风扇级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8472.0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1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季路成;李嘉宾;杨巨涛;伊卫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38 | 分类号: | F04D29/38;F04D29/54;F04D29/68 |
代理公司: | 11639 北京理工正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民盛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轴向 激波 静叶 流转 音通 高负荷 进气道 三维造型设计 运输技术领域 方案设计 飞行状态 机械装置 强度校核 设计过程 高效率 热力学 试验件 新形式 二维 减小 流动 全展 通流 转叶 减速 测试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轴向超音通流转叶激波静叶风扇级,Axial Supersonic Inflow Shock‑in‑Stator Fan,缩写为SSSF,属于机械装置及运输技术领域。SSSF提供一种新形式热力学布局风扇,包括轴向超音通流转叶和激波静叶;SSSF可直接面向轴向超音来流,转叶通道内为全展高轴向超音流动,静叶通道通过激波系将流动减速为亚音。SSSF的设计过程包括一维方案设计、二维通流设计、三维造型设计、强度校核、试验件加工与测试。SSSF风扇相比于传统亚、跨声速风扇,大大减小了进气道的长度和重量;同时,由于超音通流转叶的高负荷能力,在超音飞行状态下具有高负荷、高效率、重量小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向超音通流转叶激波静叶风扇级,属于机械装置及运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超音速尤其是超音速巡航飞行是航空界始终如一的发展目标,动力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发展,无论是军用领域的SR-71侦察机、F-22战斗机,还是民用领域的“T-144”和“协和”超音速客机,其超音速飞行动力几乎归一为超音进气道+轴向来流亚音航空燃气轮机模式。尽管这种传统模式已取得巨大成功,但很显见依此途径继续提升其性能极其困难。而上述模式下,超音进气道将超音来流降为轴向亚音气流不可避免地大大增加了进气道长度和重量,造成了在高马赫数飞行下的较大损失。而轴向超音来流风扇级技术把来流降为亚音速的责任集成到风扇中,通过减小长度和重量的超音通流进气道以及加功能力增强的风扇来实现整个推进系统推重比等性能的大幅提高。
轴向超音来流风扇指轴向来流速度达到超音速的风扇级。而按转叶、静叶内流动轴向速度分布情况看,轴向超音来流风扇级应该分为三类:
1.超音通流风扇级(
2.轴向超音来流激波转叶风扇(Axial
3.轴向超音通流转叶风扇级,或称轴向超音来流激波静叶风扇(Axia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84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低噪音小型多翼离心排气扇及叶轮
- 下一篇:无缝隙泄漏的可调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