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孔桩废弃泥浆二次强化固液分离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7588.2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8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馨;王小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英梅 |
地址: | 30035***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弃泥浆 钻孔桩废弃泥浆 固液分离处理 直接排放 和泥 脱稳 污泥 沉淀 污水处理装置 污泥输送机 一体化装置 沉淀去除 二次利用 固液分离 沉降 引入 沉淀池 缓冲池 加压泵 可循环 干化 缓冲 加水 泥饼 排出 岩屑 脱水 占用 污水 达标 | ||
一种钻孔桩废弃泥浆二次强化固液分离处理方法,步骤为:S1将废弃泥浆引入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于下部的岩屑直接弃置弃碴场;S2把经沉淀去除岩渣后的废弃泥浆引入缓冲池,加水加脱稳药剂,进行前期破稳处理、缓冲沉降;S3将经过前期破稳处理的废弃泥浆输入污泥破稳一体化装置,再次加入脱稳药剂,进行二次破稳处理,并通过加压泵强制实现固液分离;S4分离出的脱水后污泥经污泥输送机排出,干化形成泥饼;分离出的污水可循环使用或排入污水处理装置,达标后直接排放。本处理方法避免了废弃泥浆直接排放和占用存放面积,实现了水和泥分离,从而便于水和泥二次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特大桥钻孔施工过程中采用的钻孔桩废弃泥浆二次强化固液分离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田桓铁路位于旅游环保地区的本溪县和桓仁县,有特大桥5座(田师府特大桥1283.9米、谢家崴子特大桥1873.7米、小腰岭1号特大桥1307.5米、三道河子特大桥1222.5米、姜家堡子特大桥1959.7米),在钻孔桩深基础钻进中,产生上万方废弃泥浆,如果不处理直接排放,对土壤、水系、植被产生不良作用,危及生态、旅游环境,对河道造成严重污染事故,势必遭到地方主管单位的巨额罚款,被记录严重不良行为,影响企业声誉。
以往的处理方案是采用征地挖坑砌围护存放,但废弃泥浆是一种特殊的胶体稳定体系,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状态,放置时间长后,除上部风干起皮,下部要数年到数十年方可全干。不仅存放池占地面积大,浪费土地资源,而且泥浆内有高浓度盐、重金属、有机物等有毒成分,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避免直接排放和占用存放面积,实现水和泥分离,从而便于水和泥利用的钻孔桩废弃泥浆二次强化固液分离处理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钻孔桩废弃泥浆二次强化固液分离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S1将废弃泥浆引入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于下部的岩屑直接弃置弃碴场;
S2把经沉淀去除岩渣后的废弃泥浆引入缓冲池,按1:1的比例加水搅拌稀释,并加入脱稳药剂,进行前期破稳处理、缓冲沉降;
S3通过污泥泵将经过前期破稳处理的废弃泥浆输入污泥破稳一体化装置,再次加入脱稳药剂,进行二次破稳处理,并通过加压泵强制实现固液分离;
S4分离出的脱水后污泥经污泥输送机排出,干化形成泥饼,泥饼可用作边坡防护的种植土、弃渣场复垦或河滩造地;分离出的污水可循环使用,一是引入S2中的缓冲池,用来稀释废弃泥浆,二是用来溶解S2和或S3中要加入的脱稳药剂;或将分离出的污水排入污水处理装置,达标后直接排放。
进一步的:S2和S3中采用的脱稳药剂均为两种,脱稳药剂采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钻孔桩废弃泥浆二次强化固液分离处理方法,通过二次破稳处理,实现了水和泥的分离;分离出的水可用于步骤二和步骤三中,从而可节约处理用于,水也可经污水处理后,直接排放;而分离出生成的泥饼可用作边坡防护的种植土、弃渣场复垦或河滩造地使用,这样,就避免直接排放和占用存放面积,实现了变废为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一种钻孔桩废弃泥浆二次强化固液分离处理方法,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S1将废弃泥浆引入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于下部的岩屑直接弃置弃碴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75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