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橡胶衬里材料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377170.1 | 申请日: | 2017-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9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 发明(设计)人: | 龙海燕;许博伟;黄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思宇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9/02;C08L23/22;C08K13/06;C08K9/10;C08K3/04;C08K9/02;C08K3/34;C08K3/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常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衬里材料 复合胶囊 耐磨橡胶 制备 硅烷偶联剂 促进剂 防老剂 混炼 橡胶 高分子复合材料 预处理 对苯二甲醛 金属盐溶液 正硅酸乙酯 钛酸四丁酯 芒硝 明胶 硫化成型 耐磨性能 使用寿命 氧化石墨 异氰酸酯 海泡石 硫化机 微晶蜡 亚麻油 硫磺 脱模 注模 胶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橡胶衬里材料,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研制的耐磨橡胶衬里材料包括橡胶,1号复合胶囊,2号复合胶囊,填料,硫磺,促进剂,防老剂和硅烷偶联剂,制备时,先将橡胶、填料、硫化机、促进剂、防老剂和硅烷偶联剂混炼,再加入1号复合胶囊和2号胶囊,继续混炼后,注模,硫化成型,脱模,即得耐磨橡胶衬里材料,其中1号复合胶囊是由亚麻油、明胶、金属盐溶液和对苯二甲醛制备得到,而2号复合胶囊主要成分为正硅酸乙酯、钛酸四丁酯、异氰酸酯和微晶蜡,填料则是由氧化石墨、预处理海泡石和芒硝构成。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备的耐磨橡胶衬里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的特点,同时产品具有较高的强度及韧性,使用寿命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橡胶衬里材料,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不论是传统的流化催化裂化(FCC)装置和硫磺回收(SRU)装置,还是新近开发的甲醇制烯烃(MTO)装置和煤气化(CGU)装置,这些石化装置在工艺操作上都具有高温、腐蚀、气固两相介质高速流动的特点。这些设备的壳体或内件往往敷设隔热或耐磨衬里,使其能够抵御内部介质的高温或内部介质的腐蚀、或者抵御固相介质的磨损。反应器、再生器、旋风分离器、分布板等都是上述装置中的核心和关键设备。为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满足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的要求,选用科学、合理、先进的衬里材料、锚固形式、施工方案、养护烘干工艺、检验和检测手段、质量控制程序极其重要。催化裂化的原料,已由过去的常压、减压馏份油(蜡油)扩大到常压渣油、掺炼焦化蜡油和掺炼减压渣油,发展到今天的100%全渣油.大大的扩大了催化原料的来源。但是,这又给催化装置设备带来了新的问题。催化裂化装置和循环流化床锅炉其内部温度分别为500~800℃和900℃左右,其内部衬里材料使用温度虽然不高,但都是受到内部物料的严重冲刷和磨损,这就要求其衬里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能。
根据近二十年来催化裂化装置的生产实践,引起装置事故停工的原因和装置检修处理的问题中很多都与衬里有直接或间接关系。衬里材料质量的好坏、施工水平的高低对这些工艺装置和设备影响巨大。近十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衬里技术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甚至衬里的工程质量还呈现逐渐下滑的状态,由衬里原因引起的设备故障和装置停工越来越多。
因此,如何改善传统衬里材料耐磨性能差,力学性能不佳,使用寿命短的缺点,以获取更高综合性能的衬里材料,是其推广与应用,满足工业生产需求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衬里材料耐磨性能差,力学性能不佳,使用寿命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耐磨橡胶衬里材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磨橡胶衬里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橡胶 80~100份
1号复合胶囊 10~15份
2号复合胶囊 10~15份
填料 20~30份
硫磺 3~5份
促进剂 3~5份
防老剂 1~3份
硅烷偶联剂 4~8份
所述1号复合胶囊制备过程为:按质量比为1:60~1:100将亚麻油和明胶溶液高速搅拌混合,得亚麻油乳液,再于搅拌状态下依次向亚麻油乳液中滴加明胶溶液质量0.8~1.2倍的金属盐溶液,和明胶溶液质量4~10%的对苯二甲醛,随后调节pH至9.2~9.6,静置,抽滤,干燥,得1号复合胶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思宇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思宇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71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组合物
- 下一篇:橡胶组合物和充气轮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