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曝气均匀的高效曝气池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7153.8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3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心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心菊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陵***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曝气 污水 固定支架 传动轴 池体 正反转电机 表层污水 高效曝气 曝气叶片 左侧内壁 右滑块 右丝杆 左丝杆 上套 鼓风机 排水管 喷管 充分接触 对称设置 空气输送 曝气电机 曝气过程 曝气效率 右侧内壁 固定块 上表面 轴伸端 左侧壁 左滑块 打散 搅动 转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曝气均匀的高效曝气池,包括池体、固定支架、曝气叶片、喷管和排水管,池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的轴伸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池体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固定块,传动轴的下方设有左丝杆、右丝杆,传动轴的下方设有转轴,左丝杆上套设有左滑块,右丝杆上套设有右滑块,右滑块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曝气电机,利用鼓风机将空气输送至曝气杆,排入污水中,对底层污水进行曝气,在曝气过程中,利用曝气杆搅动污水,使污水与气泡均匀混合,同时打散气泡,使气泡与污水充分接触,提高曝气效率,利用曝气叶片扬起表层污水,对表层污水进行曝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是一种曝气均匀的高效曝气池。
背景技术
曝气池是利用活性污泥法进行污水处理的构筑物。池内提供一定污水停留时间,满足好氧微生物所需要的氧量以及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的混合条件。 曝气池主要由池体、曝气系统和进出水口三个部分组成。池体一般用钢筋混凝土筑成,平面形状有长方形、方形和圆形等;曝气是使空气与水强烈接触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将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现有的曝气方式主要有两大类,机械曝气和鼓风曝气,然而现有的曝气池,往往曝气结构单一,曝气不够均匀,曝气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曝气均匀的高效曝气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曝气均匀的高效曝气池,包括池体、固定支架、曝气叶片、喷管和排水管,所述池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的轴伸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右端与固定支架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池体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固定块,传动轴的下方设有左丝杆、右丝杆,左丝杆、右丝杆分别贯穿固定块,且左丝杆、右丝杆的下端与池体的底部转动连接,左丝杆、右丝杆的顶部分别套设有锥齿轮,传动轴上套设有锥齿轮,分别与左丝杆、右丝杆顶部的锥齿轮啮合,传动轴的下方设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转动连接,转轴与传动轴通过传动机构相连接,左丝杆上套设有左滑块,左滑块与左丝杆螺纹连接,右丝杆上套设有右滑块,右滑块与右丝杆螺纹连接,右滑块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曝气电机,曝气电机的轴伸端固定连接有曝气轴,曝气轴的左端贯穿左滑块且与左滑块转动连接,曝气轴内部中空,曝气轴的左端安装有旋通接头,固定支架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鼓风机,鼓风机通过软管与旋通接头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丝杆、右丝杆尺寸完全相同。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机构为传动带。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上分布有若干曝气叶片。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曝气轴上分布有若干曝气杆,曝气杆内部中空,且与曝气轴连通,曝气杆的表面分布有出气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池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固定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喷管,喷管上分布有喷头,水泵通过软管与喷管连通。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池体的左侧壁下方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安装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污水注入池体内,利用鼓风机将空气输送至曝气杆,排入污水中,对底层污水进行曝气,在曝气过程中,利用曝气杆搅动污水,使污水与气泡均匀混合,同时打散气泡,使气泡与污水充分接触,提高曝气效率,同时曝气轴上下移动,扩大了曝气范围,在更大范围内搅动污水,进一步增强曝气效果,利用曝气叶片扬起表层污水,对表层污水进行曝气,本发明曝气效率高,曝气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曝气均匀的高效曝气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曝气均匀的高效曝气池中曝气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心菊,未经李心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71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催化水车及净化水体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纳米增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