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川蔓藻的繁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7084.0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4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竹;朱文君;麦颖仪;蓝于倩;向沙;蔡育宾;梁荣胜;郭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31/00;A01G24/10;A01C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雪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川蔓藻 繁殖 赤霉素 预处理 植株生长状况 水生态修复 植株存活率 盐度驯化 盐度 植株 低温层 萌发率 盐碱地 基质 填埋 浸泡 光照 滨海 播种 死亡 应用 | ||
1.一种川蔓藻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种子:采集新鲜的川蔓藻种子,进行干燥处理;
S2种子预处理:取干燥后的川蔓藻种子在黑暗环境中进行低温层积处理,后置于赤霉素中浸泡;
S3播种:在播种箱中平铺基质,加入水,将步骤S2中浸泡后的川蔓藻种子播种在基质表面;
S4养护移栽与盐度驯化:播种后生长成川蔓藻幼苗,待川蔓藻幼苗生长到长度为5~15cm后,移栽至盐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蔓藻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赤霉素的浓度为0.01~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川蔓藻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浸泡时间为4~6h。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川蔓藻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低温层积处理的时间为24~48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川蔓藻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基质为河沙或海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川蔓藻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盐水的盐度为5‰~35‰。
7.根据权利要求1-3、5-6任一项所述的川蔓藻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加入水的盐度为0~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川蔓藻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加入水后的水位在3~15c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川蔓藻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川蔓藻种子播种的密度为5~10颗/cm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川蔓藻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为:采集生长有成熟川蔓藻种子的茎段,晒干后将川蔓藻种子从茎段上分离,经过孔径为1~2mm的筛子进行筛分,以剔除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70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