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电缆终端红外测温实操训练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7057.3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2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林锦沛;刘东林;刘万忠;廖毅仪;邱冠武;赵贤;凌雨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 |
地址: | 51066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轨道 电缆终端设备 电加热组件 温度探测组件 红外测温 温控装置 变频 过热 高压电缆终端 红外测温仪 电性连接 训练系统 安全隐患 教学培训 通信连接 训练平台 潜在的 感测 发热 探测 技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终端红外测温实操训练系统,包括:电缆终端设备,电缆终端设备设有过热易燃部;电加热组件,电加热组件设置于过热易燃部上;温度探测组件,温度探测组件设置于电缆终端设备上、用于实时感测电加热组件的温度;多轨道引线,多轨道引线的一端与电加热组件电性连接;多轨道变频温控装置,多轨道引线的另一端与多轨道变频温控装置电性连接,且温度探测组件与多轨道变频温控装置通信连接;及红外测温仪,红外测温仪用于探测过热易燃部的发热情况。由此能够提供电力工作人员进行电缆终端设备的红外测温实操训练平台,确保工作人员精准掌握操作技能,提升教学培训效果,消除实际工作中潜在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教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电缆终端红外测温实操训练系统。
背景技术
红外测温是高压电缆终端设备常规运维工作的重要项目。由于高压电缆终端设备一般设置在终端场、终端塔等位置,且受环境及安全距离限制,运维人员主要借助红外测温来判断电缆终端的运行状态,并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缺陷故障。
然而,红外测温工作对于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很高,需要准确操作红外测温仪,并多角度拍摄终端发热疑似位置及高发位置,并能准确判断发热情况。运维人员在进行红外测温工作前均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并通过相关考核方能上岗作业。然而,由于目前电力行业中没有专门用于培训红外测温的专用教学系统,导致操作人员的实操技能较弱,教学培训效果不佳,致使实际工作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高压电缆终端红外测温实操训练系统,能够提供电力工作人员进行电缆终端设备的红外测温实操训练平台,确保工作人员精准掌握操作技能,提升教学培训效果,消除实际工作中潜在的安全隐患。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压电缆终端红外测温实操训练系统,包括:
电缆终端设备,所述电缆终端设备设有过热易燃部;
电加热组件,所述电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过热易燃部上;
温度探测组件,所述温度探测组件设置于所述电缆终端设备上、用于实时感测所述电加热组件的温度;
多轨道引线,所述多轨道引线的一端与所述电加热组件电性连接;
多轨道变频温控装置,所述多轨道引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多轨道变频温控装置电性连接,且所述温度探测组件与所述多轨道变频温控装置通信连接;及
红外测温仪,所述红外测温仪用于探测所述过热易燃部的发热情况。
应用上述高压电缆终端红外测温实操训练系统进行实操训练时,教学人员可首先通过多轨道变频温控装置设定目标发热值,由此通过多轨道引线输出电能给电加热组件,通过电加热组件发热加热电缆终端设备上的过热易燃部;与此同时,操作人员可手持红外测温仪对过热易燃部进行红外测温实操训练,并可将测得的数据与温度探测组件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由此对红外测温实操水平及结果进行科学评价,操作人员也可根据结果进行操作技能的改良与提升。由此,上述教学系统能够提供电力工作人员进行电缆终端设备的红外测温实操训练平台,确保工作人员精准掌握操作技能,提升教学培训效果,消除实际工作中潜在的安全隐患。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热易燃部包括线夹,所述电加热组件包括覆设于所述线夹上的第一加热带,所述温度探测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加热带感温配合的第一感温芯片,所述多轨道变频温控装置包括第一显控模块,所述多轨道引线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加热带和所述第一显控模块电性连接的第一引线,所述第一感温芯片与所述第一显控模块通信连接。如此能够实现对电缆终端设备上的线夹进行红外测温实训,提升工作人员的实操技能和水平,确保该处不会发生过热而导致易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70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