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磷酸酯/聚氨酯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6756.6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9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许钧强;王茵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力水性新材料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81/00 | 分类号: | C08G81/00;C08G63/49;C08G18/34;C08G18/32;C08G18/75;C09D187/00;C09D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瑞天谨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40 | 代理人: | 李秀娟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酯 聚氨酯 改性 水性 醇酸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磷酸酯/聚氨酯改性水性醇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a)、将丁二醇1.5份和二羟甲基丙酸1.2份加入带有温度计、冷凝管、搅拌器的四口反应器中,搅拌条件下于60~70℃匀速滴加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5.0份,滴加时间为1h,然后继续升温至80℃,保温反应2h,制得活性中间体;b)、在装有温度计、冷凝管、分水器、搅拌器的四口反应器中,按配方重量份计,依次加入蓖麻油10.0份、苯酐2.0份、三羟甲基丙烷1.5份、新戊二醇2.2份、间苯二甲酸5.0份和回流溶剂二甲苯8.0份,加热升温至100℃,保温0.5h,除去部分水,继续升温至140℃,开慢速搅拌,1h后升温至180℃,保温2h,当出水很少时,继续升温至210~220℃,1h后测定其酸值,当酸值达到理论设计值时,在真空下蒸除溶剂二甲苯;降温至80℃,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5份,滴加丙酮调节粘度,在搅拌下,匀速滴加活性中间体,滴加完毕继续反应2h,测定NCO含量,当NCO含量接近理论设计值时停止反应,降温至50℃以下,加入中和剂1.3份,搅拌0.5h,加入去离子水53.39份,过滤,真空下脱除丙酮,制得聚氨酯改性的醇酸树脂;c)、将上述聚氨酯改性的醇酸树脂加入反应器中,升温至82℃,在搅拌下,匀速滴加烷基丙烯酸酯磷酸酯A 2.8份和偶氮二异丁腈0.06份的混合液,滴加时间为3~5h;滴加完毕继续升温至85℃,保温反应1h,降温,过滤,得所述的磷酸酯/聚氨酯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其中,所述的烷基丙烯酸酯磷酸酯A,其制备步骤如下: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35.0份与对苯二酚0.2份加入到烧瓶中,搅拌均匀加热到50℃左右,同时分批加入五氧化二磷28.0份与庚醇36.8份,在1.5h内加完,然后将混合体系升温到82℃,保温反应3h,测定酸值,使其达到设计值一致时停止反应,降温,出料,制得烷基丙烯酸酯磷酸酯A。
2.一种磷酸酯/聚氨酯改性水性醇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a)、将新戊二醇2.0份和二羟甲基丙酸1.8份加入带有温度计、冷凝管、搅拌器的四口反应器中,搅拌条件下于60~70℃匀速滴加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6.0份,滴加时间为1h,然后继续升温至80℃,保温反应2h,制得活性中间体;b)、在装有温度计、冷凝管、分水器、搅拌器的四口反应器中,按配方重量份计,依次加入大豆油12.0份、苯酐2.4份、三羟甲基乙烷2.6份、丙二醇2.2份、间苯二甲酸4.6份和二甲苯10.0份,加热升温至100℃,保温0.5h,除去部分水,继续升温至140℃,开慢速搅拌,1h后升温至180℃,保温2h,当出水很少时,继续升温至210~220℃,1h后测定其酸值,当酸值达到理论设计值时,真空下蒸除溶剂二甲苯;降温至80℃,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5份,滴加丙酮7.0份调节粘度,在搅拌下,匀速滴加活性中间体,滴加完毕继续反应2h,测定NCO含量,当NCO含量接近理论设计值时停止反应,降温至50℃以下,加入中和剂1.6份,搅拌0.5h,加入去离子水44.48份,过滤,脱丙酮,制得聚氨酯改性的醇酸树脂;c)、将上述聚氨酯改性的醇酸树脂加入反应器中,升温至82℃,在搅拌下,匀速滴加烷基丙烯酸酯磷酸酯B3.2份和偶氮二异丁腈0.07份的混合液,滴加时间为3~5h;滴加完毕继续升温至85℃,保温反应1h,降温,过滤,得所述的磷酸酯/聚氨酯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其中,所述的烷基丙烯酸酯磷酸酯B,其制备步骤如下: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40.0份与对苯二酚0.2份加入到烧瓶中,搅拌均匀加热到50℃左右,同时分批加入五氧化二磷26.0份与己醇33.8份,在1.5h内加完,然后将混合体系升温到82℃,保温反应3h,测定酸值,使其达到设计值一致时停止反应,降温,出料,制得烷基丙烯酸酯磷酸酯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力水性新材料科技(珠海)有限公司,未经吉力水性新材料科技(珠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675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