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羊λ3干扰素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6648.9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9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轶女;张志芳;胡小元;易咏竹;赵泽;邵丽萍;刘兴健;杨鑫;邹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57 | 分类号: | C07K14/57;C12N15/23;C12N15/866;A61K38/21;A61P31/20;A61P3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8 | 代理人: | 余光军;霍雪梅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扰素 突变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羊λ3干扰素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羊λ3干扰素突变体,其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将所述羊λ3干扰素突变体第58位氨基酸由丙氨酸突变成缬氨酸得到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的突变体,其抗病毒活性明显提高。本发明进一步将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突变体进行氨基酸单位点突变、双位点突变和多位点突变,获得多个抗病毒活性提高的羊λ3干扰素突变体。本发明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家蚕生物反应器中表达的所述羊λ3干扰素突变体的抗病毒活性大幅度提高。本发明提供的羊λ3干扰素突变体能够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羊病毒性疾病的药物或试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羊λ3干扰素突变体,还涉及一种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所述羊λ3干扰素突变体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羊λ3干扰素突变体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羊病毒性疾病的药物或试剂中的应用,属于羊λ3干扰素突变体的制备及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干扰素是一类在同种细胞上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质,其活性的发挥又受细胞基因组的调节和控制,涉及RNA和蛋白质的合成。IFN蛋白家族根据其编码基因的序列、染色体定位和受体特异性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干扰素。Ⅰ型干扰素包括IFN-α、IFN-β、IFN-ω、IFN-δ、IFN-ε、IFN-ζ、IFN-τ等,哺乳动物中主要是IFN-α和IFN-β,Ⅰ型干扰素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主要通过干扰病毒的复制抑制其增殖,还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的功能。Ⅱ型干扰素只有IFN-γ一个成员,又称为免疫干扰素,主要作用是激活巨噬细胞杀灭微生物。Ⅲ型干扰素是新发现的细胞因子,包括λ1(IL-29)、λ2(IL-28a)和λ3(IL-28b)。Ⅲ型干扰素与Ⅰ型干扰素关系密切,但有特殊的生理学功能,如刺激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分子的活化和表达,调节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等。由于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的活性以及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现已成为病毒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免疫学、肿瘤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羊是常见的家畜之一,羊全身是宝,其毛皮可制成多种毛织品和皮革制品;在医疗保健方面,羊更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羊肉、羊血等等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然而一些病毒性疾病影响着羊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需要优质、廉价的羊λ干扰素产品来应对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羊λ3干扰素及羊λ3干扰素突变体,所述羊λ3干扰素突变体具有高抗病毒活性;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所述羊λ3干扰素或羊λ3干扰素突变体的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所述羊λ3干扰素或羊λ3干扰素突变体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羊病毒性疾病的药物或试剂中的用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羊λ3干扰素,其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基因的多核苷酸序列为(a)或(b)或(c)所示:
(a)、SEQ ID No.2所示的多核苷酸序列;或
(b)、与SEQ ID No.2的互补序列在严谨杂交条件能够进行杂交的多核苷酸序列,该多核苷酸编码的蛋白仍具有干扰素的功能或活性;或
(c)、与SEQ ID No.2的多核苷酸序列至少有80%以上同源性的多核苷酸序列,且该多核苷酸编码的蛋白仍具有干扰素的功能或活性;优选的,与SEQ ID No.2的多核苷酸序列至少有85%以上同源性的多核苷酸序列,且该多核苷酸编码的蛋白仍具有干扰素的功能或活性;更优选的,与SEQ ID No.2的多核苷酸序列至少有90%以上同源性的多核苷酸序列,且该多核苷酸编码的蛋白仍具有干扰素的功能或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66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