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邻近既有地铁设施的路基泡沫砼填筑技术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4789.7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3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丁智;华琦;张霄;周联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1001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邻近 既有 地铁 设施 路基 泡沫 砼填筑 技术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邻近既有地铁设施的路基泡沫砼填筑技术的施工方法,包括测量放样、基坑开挖、模板安装、泡沫混凝土拌制和浇筑、铺设钢丝网、混凝土养护;泡沫混凝土采用分块分层浇筑,纵向分4段,横向分左右幅,竖向分2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泡沫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节能利废的特点,在提高了强度的同时,也使得泡沫混凝土的优势得到有效的发挥,而且利用不同强度的泡沫砼分块分层填筑,能有效节约成本,达到经济有效的目的;本发明既能有效减小路基换填之后的附加载荷,确保强度,增大道路工程的稳定与安全系数,同时还可以降低工程造价,减少维修费用,提升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邻近既有地铁设施的路基泡沫砼填筑技术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邻近既有地铁设施的路基泡沫砼填筑技术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地铁的迅速发展,许多区域在地块开发时常出现新建道路上跨地铁的情况,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地铁隧道或车站结构上的覆土荷载必须在结构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若在其上方修建道路工程,道路结构层的荷载势必会超过原覆土荷载,因此在地铁上方施工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小其上部的附加荷载。在上部荷载“尽可能维持原状、保持平衡”的原则下,地铁工程范围内的上方道路路基需要进行换填,其常规的换填材料包括填土、粉煤灰、水泥混凝土和泡沫轻质土。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如采用常规的道路路基则无法满足上述这一要求,因此选用泡沫混凝土,因为泡沫混凝土的性能特点主要有质量轻、密度小、保温隔热性好、可泵性好、防水能力强、节省材料。但考虑到邻近存在地铁隧道的环境,普通泡沫混凝土及施工技术依旧存在一些缺陷,如强度偏低、混凝土易开裂或吸水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它在邻近既有地铁工况下的广泛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邻近既有地铁设施的路基泡沫砼填筑技术的施工方法。
这种邻近既有地铁设施的路基泡沫砼填筑技术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放样:测量记录坐标位置,进行放样确定基坑开挖的位置;
2)基坑开挖:
2-1)施工前首先进行场地清理,清除地表杂物和构筑物;
2-2)测量人员进行放样,定出开挖换填起止断面中桩和两侧边桩,撒上石灰标记线,确定开挖范围;
2-3)基坑整幅开挖,竖向分两层进行;
2-4)施工前路基外侧做好截水沟;
2-5)施工时采用轻型机械配合人工施工;雨天停止施工,对已开挖面进行塑料膜覆盖并做好引水;
2-6)开挖施工安排在夜间地铁停运期间进行;基坑开挖到位后,基坑顶面松土采用人工清理;
3)模板安装:泡沫混凝土施工前采用竹胶板立模支挡;
4)泡沫混凝土拌制和浇筑:制备泡沫砼时,先制备水泥砂浆,再制备泡沫,最后混合浆料和泡沫;泡沫混凝土采用分块分层浇筑,纵向分4段,横向分左右幅,竖向分2层;同一层泡沫混凝土,中间部分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的横向一侧为第二位置,第一位置纵向两侧为第三位置,第二位置纵向两侧为第四位置;两层泡沫混凝土中,中间部分包括第五位置和第七位置,第五位置两侧为第六位置,第五位置上部为第七位置,第七位置两侧为第八位置;从中间向两侧分块分层浇筑;上浇注层待下浇注层终凝后再进行;泡沫混凝土板块间缝用夹板或聚苯乙烯板填充;第一层泡沫砼与软土层之间以及第一层与第二层泡沫砼之间使用水泥砂浆填充;
5)铺设钢丝网:在泡沫混凝土浇筑时,设两层钢丝网,分别设置在距泡沫混凝土顶面和底面处;
6)混凝土养护:泡沫混凝土施工完毕后覆盖塑料薄膜或土工布,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养护期内禁止堆物和人员行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47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