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散热器中的散热管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4484.6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1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明;刘廷旺;姜腾龙;刘利娟;王琳;郭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同创汽车散热装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0 | 分类号: | F28D1/00;F28F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0 | 代理人: | 杜鹃花 |
地址: | 2714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散热器 中的 散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器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汽车散热器中的散热管。
背景技术
汽车在运行工作中,汽车的动力装置,如发动机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汽车散热器的使用能够带走发动机产生的大量热量,为发动机降温,保证汽车的稳步运行。现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产品低能耗、轻量化、空间大成为汽车产品研发的主导方向,而传统汽车中使用的散热器结构体积大且质量大,传统方式为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通常会通过增大散热器芯体的体积厚度来增大散热面积,这种方式不能够满足汽车产品的低能耗、轻量化、空间大等市场发展需求。
传统为提高散热器的散热量,还可通过增大风阻或水阻的方式提高散热量,而传统汽车散热器中使用的散热管多为“O”型管结构,该结构的散热管散热能力有限,在散热器有效的使用空间内不能够到达使用要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如专利201720018029.1,名称为“带加强筋的打点散热管”,该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前片体、后片体和高频焊接点,前片体和后片体为一块片体弯折而成,前片体和后片体末端通过高频焊接形成封闭的圆弧状末端,前片体和后片体末端焊接处产生高频焊接点,前片体和后片体均设置有多个带角度的凹坑点,前片体和后片体中部均带有弯折加强筋;该结构利用带角度的凹坑点,有效提高了散热性能;但是还存在如下问题:1、该散热管上需设置多个带角度的凹坑点,在生产该散热管时还需配套设计一款能够加工带角度凹坑点的打凸机,结构设计复杂,造价成本高;2、增加了企业生产制造成本,降低了加工散热管的生产效率,不利于企业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散热器中的散热管,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为提高散热性能,散热管的结构设计复杂,生产效率低,增加了企业生产制造成本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汽车散热器中的散热管,散热管包括左片体、右片体、上折弯片体和下折弯片体,左片体和右片体对称设置,上折弯片体和下折弯片体分别位于左片体和右片体的顶部和底部,且左片体、右片体、上折弯片体和下折弯片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左片体和右片体的外壁上对称设置有成对的凹槽,凹槽包括凹槽Ⅰ和凹槽Ⅱ,多对凹槽Ⅰ分别设置在左片体和右片体的顶部和底部,一对凹槽Ⅱ分别设置在左片体和右片体的中心处。
凹槽Ⅰ和凹槽Ⅱ的槽口均为U型结构,且凹槽Ⅰ和凹槽Ⅱ槽口的延伸方向与散热管轴线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
凹槽Ⅰ和凹槽Ⅱ槽口延伸的长度小于散热管的管长。
凹槽Ⅰ和凹槽Ⅱ首尾两端位置处的槽口分别到散热管首尾两端管口的距离相等。
散热管首尾两端管口为空心椭圆形扁管结构的散热管。
凹槽Ⅱ的槽口宽度大于凹槽Ⅰ的槽口宽度。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汽车散热器中的散热管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多对凹槽Ⅰ分别设置在左片体和右片体的顶部和底部,一对凹槽Ⅱ分别设置在左片体和右片体的中心处,在散热管上通过开设成对的凹槽Ⅰ和成对凹槽Ⅱ,能够增大散热管内的水阻,提高散热器的散热量,并且不占用散热器的内部空间;
2、凹槽Ⅰ和凹槽Ⅱ的槽口均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凹槽Ⅰ和凹槽Ⅱ成型简单,并且U型结构面较大,增大了热交换的面积;
3、在生产该散热管时,配套设计的一款能够加工出U型结构的凹槽Ⅰ和凹槽Ⅱ的打凸机,结构设计简单,造价成本低,成型方便;
4、凹槽Ⅰ和凹槽Ⅱ槽口延伸的长度小于散热管的管长,且凹槽Ⅰ和凹槽Ⅱ首尾两端位置处的槽口分别到散热管首尾两端管口的距离相等,散热管两端管口处未设置凹槽Ⅰ和凹槽Ⅱ,目的是为了散热管端部插入到散热器主片上时留有较大的接触面,防止接触面体积较小影响焊接质量,出现漏水的风险;
5、散热管中心位置处的水流流速大于散热管两端位置处的水流流速,位于中心处凹槽Ⅱ的槽口宽度大于位于顶端和底端凹槽Ⅰ的槽口宽度,有利于增大中心位置处的水阻,使中心位置处的水阻与顶、低两端位置处的水阻趋于平衡,提高散热性能;
6、该散热管结构设计简单,造价成本低,方便加工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具有很好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一种用于汽车散热器中的散热管主视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散热管,2、左片体,3、右片体,4、上折弯片体,5、下折弯片体,6、凹槽Ⅰ,7、凹槽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同创汽车散热装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同创汽车散热装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44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