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湿寒痹酊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4047.4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4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继彩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08;A61P29/00;A61K31/045;A61K35/583;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35211 安徽省宿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湿 寒痹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湿寒痹酊及其制备方法。该酊剂配方为细辛3g、威灵仙10‑20g、杜仲10‑15g、川牛膝10‑15g、寻骨风10‑15g、乌梢蛇10‑15g、徐长卿10‑15g、松节10‑15g、羌活10‑15g、独活10‑15g、干姜10‑15g、川芎10‑15g、红花15‑20g、土鳖虫10‑15g、俾筋草10‑15g、元胡15‑20g、桂枝10‑15g、冰片3‑5g、甘草5‑9g。本发明制备的酊剂能够有效的治疗风湿寒痹症,药效快,依从性强,且对肠胃无刺激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湿寒痹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风湿寒痹又称痛痹,是以寒邪为主而导致的以肢体关节冷痛、疼痛较剧,得热痛减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风湿病。寒痹首见于《内经》,《灵枢·寿夭刚柔》又言:“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寒痹的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内因多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正气不足或寒自内生,外因多因严冬涉水、步履冰雪,久居寒湿之地等,基本病机为感受寒邪,或内生寒邪,痹阻于肢体关节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痹。风湿寒痹的病位为肢体关节肌肉经络,可涉及肾、肝、脾等脏腑,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于冬季,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女性多于男性。
中国专利申请CN201310672606.5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寒痹证的中药,该中药服用后对胃肠刺激较大,加重了病人的肠胃负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湿寒痹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风湿寒痹酊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湿寒痹酊,包括以下原料药:细辛3g、威灵仙10-20g、杜仲10-15g、川牛膝10-15g、寻骨风10-15g、乌梢蛇10-15g、徐长卿10-15g、松节10-15g、羌活10-15g、独活10-15g、干姜10-15g、川芎10-15g、红花15-20g、土鳖虫10-15g、俾筋草10-15g、元胡15-20g、桂枝10-15g、冰片3-5g、甘草5-9g。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风湿寒痹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将乌梢蛇、土鳖虫研磨成粉,然后加入由卵磷脂、甘油、水及醋酸钙组成的混合溶液,搅拌浸泡24h,得混合粉备用;
(2)将其他原料药及上述混合粉中加入白酒3000mL,浸泡7d过滤即可。
优选的,所述混合溶液每L含有卵磷脂0.2g、甘油20mL、醋酸钙0.5g及余量的水。
上述混合溶液同乌梢蛇及土鳖虫混合粉的质量比为1:1。
优选的,所述白酒为42°以上。
本发明制备的酊剂的使用方法为:将制备的酊剂涂抹于患处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制备的酊剂能够有效的治疗风湿寒痹症,药效快,依从性强,且对肠胃无刺激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明白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风湿寒痹酊,配方为:细辛3g、威灵仙10g、杜仲15g、川牛膝10g、寻骨风10g、乌梢蛇15g、徐长卿12g、松节15g、羌活10g、独活15g、干姜15g、川芎12g、红花15g、土鳖虫10g、俾筋草15g、元胡20g、桂枝15g、冰片3g、甘草5g。
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继彩,未经王继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40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复合高透光率保护膜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模块化钢铝混合副车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