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平衡试验工装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3840.2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0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郭慧英;叶波;张菊绒;许辉;张永辉;张金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02 | 分类号: | G01M1/02 |
代理公司: | 43211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罗红枚<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级盘 动平衡试验工装 转子组合 芯轴 夹具 支撑底架 排气端 夹具定位 试验过程 试验要求 限位组件 悬挂支承 支承摆架 轴承转动 轴向限位 轴向相对 抵顶 外圆 支承 装设 分设 轴承 发动机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平衡试验工装夹具,包括:芯轴,用于沿轴向相对安装第一低压二级盘和第二低压二级盘,且芯轴和装设于其外圆上的第一低压二级盘和第二低压二级盘构成低压二级盘转子组合。还包括支撑底架,用于悬挂支承于两个支承摆架上,低压二级盘转子组合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转动支承于支撑底架上。还包括第一限位组件,分设于低压二级盘转子组合的两侧,用于分别抵顶第一低压二级盘的排气端和第二低压二级盘的排气端,用于对第一低压二级盘和第二低压二级盘沿芯轴的轴向限位。本发明的动平衡试验工装夹具定位可靠、精度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试验过程稳定、可靠,符合发动机的试验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平衡试验装置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动平衡试验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动力低压二级盘是航空发动机的重要构件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航空发动机的性能不断提升,需要对动力低压二级盘进行动平衡试验,现有技术中,没有相关的动平衡试验工装夹具装夹动力低压二级盘进行动平衡试验。
拟采用卧式低速动平衡机进行动平衡试验,设备为卧式,有一对硬支承摆架,承载重量有要求,且由于动力低压二级盘的结构属于柔性和刚性混合体,进行低速动平衡试验时,设计的试验平衡工装夹具要求精度相当高。因此,低速动平衡工装需要解决现有存在的四个主要技术难题:(1)需解决低速动平衡工装与低压二级盘间的连接、定位问题;(2)需解决低速动平衡机承载重量的问题;(3)需解决驱动系统与低压二级盘间的安装、连接问题;(4)由于动平衡试验工装夹具的精度要求非常高,从而需解决试验工装移动和保管方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平衡试验工装夹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相关的动平衡试验工装夹具装夹动力低压二级盘进行动平衡试验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动平衡试验工装夹具,用于装夹第一低压二级盘和第二低压二级盘后连接至动平衡试验设备上,动平衡试验设备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支承摆架,第一低压二级盘包括第一涡轮盘,第一涡轮盘的轮轴上装设有第一轴承,第二低压二级盘包括第二涡轮盘,第二涡轮盘的轮轴上装设有第二轴承,动平衡试验工装夹具包括:芯轴,用于沿轴向相对安装第一低压二级盘和第二低压二级盘,且芯轴和装设于其外圆上的第一低压二级盘和第二低压二级盘构成低压二级盘转子组合;支撑底架,用于悬挂支承于两个支承摆架上,低压二级盘转子组合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转动支承于支撑底架上;第一限位组件,分设于低压二级盘转子组合的两侧,用于分别抵顶第一低压二级盘的排气端和第二低压二级盘的排气端,用于对第一低压二级盘和第二低压二级盘沿芯轴的轴向限位。
进一步地,芯轴第一端的外圆上设有用于与第一低压二级盘内孔中的内花键匹配的外花键,其相对设置的第二端的外圆上设有外螺纹;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用于抵顶第一低压二级盘排气端端部的止挡部件、用于抵顶第二低压二级盘排气端端部的锁紧构件;止挡部件连接于支撑底架上,锁紧构件螺纹连接于芯轴第二端的外圆上。
进一步地,动平衡试验工装夹具还包括第二限位组件,第二限位组件连接于支撑底架上,用于抵顶芯轴第二端端部以对芯轴沿轴向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支撑底架包括用于支承第一轴承的第一支承轴颈、用于支承第二轴承的第二支承轴颈,第一支承轴颈和第二支承轴颈用于分别悬挂支承于两个支承摆架上;止挡部件连接于第一支承轴颈上;第二限位组件连接于第二支承轴颈上。
进一步地,各支承摆架包括水平设置且剖面为弧线的支承弧面;第一支承轴颈和第二支承轴颈均呈半圆筒状,且第一支承轴颈和第二支承轴颈的外环面为与对应设置的支承弧面匹配的弧面;止挡部件连接于第一支承轴颈的内环面上,第二限位组件连接于第二支承轴颈的内环面上;第一轴承的外环支承于第一支承轴颈的内环面上,第二轴承的外环支承于第二支承轴颈的内环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38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传感器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大吨位箕斗垂直度纠正系统的纠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