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水射流的水下开孔抽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3419.1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5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宁大勇;张雷;侯交义;弓永军;张增猛;陈圣涛;陈英龙;田昊;杜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高永德;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支撑机构 开孔 抽油装置 开孔机构 抽油机构 密封件 水射流 沉船 马达 密封 切割 清洁环保 油回收 残油 抽油 转动 加工 | ||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水射流的水下开孔抽油装置,涉及沉船溢油回收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沉船水下残油舱开孔抽油装置。水下开孔抽油装置包括:连接支撑机构、开孔机构、抽油机构、密封件、马达;开孔机构和抽油机构装于连接支撑机构上,马达装于连接支撑机构上,并与开孔机构相连接带动开孔机构转动进行开孔;开孔机构与连接支撑机构之间通过密封件进行密封;抽油机构与连接支撑机构之间通过密封件进行密封;连接支撑机构与待抽油沉船相连接。本发明具有结构新颖、加工简便、切割品质优异、适应性强、切割范围广清洁环保等特点,故属于一种集经济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新型基于水射流的水下开孔抽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水射流的水下开孔抽油装置,涉及沉船溢油回收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沉船水下残油舱开孔抽油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航运业高速发展,船只数量大幅增加,发生船只沉没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及时将沉没船只中的残油抽吸至安全船只中,能够有效的防止溢油污染,减少损害。
目前,我国对沉船残油舱残油回收的装置多采用传统的机械钻孔机,传动机构复杂,监测控制不便,主要依靠潜水员水下操作,安全性较低。
水射流切割技术,与传统的切割工艺相比:切割品质优异,水刀切割加工时几乎不产生热量,对工件材料无热影响,因而工件不会产生热影响区和热交形、不会造成材料的组织结构变化或变质;适应性强,切割范围广,无论是金属类如普通钢板、不锈钢、钛、铜、铝合金等,还是非金属类如石材、陶瓷、玻璃、橡胶、纸张及复合材料,皆可适用;方便利用计算机控制,实现自动化加工;清洁环保无污染,水射流切割以水为主要介质,在加工过程中无尘,无味,无毒,无火花,操作环境整洁,符合环保要求,符合绿色制造概念的要求,特别适合恶劣的工作环境或有防爆要求的危险工况环境使用。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基于水射流的水下开孔抽油装置,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基于水射流的水下开孔抽油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机械钻孔机传动机构复杂,监测控制不便,主要依靠潜水员水下操作,安全性较低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水下开孔抽油装置包括:连接支撑机构、开孔机构、抽油机构、密封件、马达;开孔机构和抽油机构装于连接支撑机构上,马达装于连接支撑机构上,并与开孔机构相连接带动开孔机构转动进行开孔;开孔机构与连接支撑机构之间通过密封件进行密封;抽油机构与连接支撑机构之间通过密封件进行密封;连接支撑机构与待抽油沉船相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连接支撑机构包括:外筒端盖、液压缸端面固定法兰、外筒、回转支撑固定法兰、法兰及马达固定座;外筒端盖装于外筒的顶部;外筒端盖的中部加工有同心的通孔,用于装配抽油管;外筒端盖的下部装有液压缸端面固定法兰;外筒下部内壁为加厚壁,形成具有一定尺寸的环台;环台上装配有回转支撑固定法兰;回转支撑固定法兰上装有马达固定座;马达通过固定螺钉装于马达固定座上;法兰装于外筒外壁底部。
本发明所述的开孔机构包括:内齿式转盘轴承外圈、内齿式转盘轴承内圈、水射流喷嘴及夹持器及旋转块;内齿式转盘轴承外圈装于回转支承固定法兰的底部,并与内齿式转盘轴承内圈组合成为完整的轴承;内齿式转盘轴承内圈的内齿与马达输出端的外齿相啮合;旋转块通过连接螺栓装于内齿式转盘轴承内圈的下部,随内齿式转盘轴承内圈转动;旋转块的中部加工有同心的内孔,用于装配抽油管;水射流喷嘴及夹持器装于旋转块上,随旋转块转动;水射流喷嘴及夹持器同驳船上的水射流动力装置相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抽油机构包括:油管、液压缸及抽油管锁紧块;油管装于外筒端盖的通孔和旋转块上的内孔内;液压缸的底部端面固定装于液压缸端面固定法兰上,活塞杆的前端通过抽油管锁紧块与抽油管固定连接,带动抽油管沿轴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34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轮叶片的切削加工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凹圆弧反刮刀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