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二次成型的汽车内饰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3349.X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4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杜战军;陈昊;刘帅;刘俊梅;何红胜;黄德福;李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尚唯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02 | 分类号: | B29C43/02;B29C51/42;B29B13/02;B29L31/5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二次 成型 汽车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二次成型的汽车内饰生产工艺,包括步骤如下:a、物料运输:接通电机后,调制变频器及编码器将裁剪好的物料通过物料输送装置送入加热站;b、预热:通过温度控制器调控加热器及热电偶的温度,对物料进行2‑5min的预热,预热至70‑75度;c、一次成型:将物料加入模腔内,立即加速将上模接触物料,与模腔合模,同时在一次成型模具外面套设加热设备,一边成型一边加热,直至初步成型工艺完成;d、二次成型:关闭模具外侧的加热设备,打开模具冷却5‑15s,进行第二次压制;e、脱模:冷却后,从模腔内取出制品。本发明中汽车内饰件在成型步骤中,经过二次成型的工艺方法,可以改善第一次压制成型后,制品的缺料情况,提高了制品的韧性和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生产工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二次成型的汽车内饰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主要是指汽车内部改装所用到的汽车产品,涉及到汽车内部的方方面面,比如汽车方向盘套、汽车坐垫,汽车脚垫、汽车香水、汽车挂件、内部摆件、收纳箱等等都是汽车内饰产品。
压制成型是汽车内饰件最重要的成型方法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但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产品边缘缺料的情况,产品残次率较高,加大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基于二次成型的汽车内饰生产工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二次成型的汽车内饰生产工艺, 包括如下步骤:
a、物料运输:接通电机后,调制变频器及编码器将裁剪好的物料通过物料输送装置送入加热站;
b、预热:通过温度控制器调控加热器及热电偶的温度,对物料进行2-5min的预热,预热至70-75度;
c、一次成型:将物料加入模腔内,立即加速将上模接触物料,与模腔合模,同时在一次成型模具外面套设加热设备,一边成型一边加热,直至初步成型工艺完成;
d、二次成型:关闭模具外侧的加热设备,打开模具冷却5-15s,进行第二次压制;
e、脱模:冷却后,从模腔内取出制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的物料为热塑性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的初步成型的时间为5-15min。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的二次成型温度比一次成型温度降低不超过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汽车内饰件在成型步骤中,经过二次成型的工艺方法,可以改善第一次压制成型后,制品的缺料情况,减少了产品的残次率。
2、生产周期短,提高了制品的韧性和强度。
3、设备简单,可生产大型及超大型制品。
4、成本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1:
基于二次成型的汽车内饰生产工艺,步骤如下:
a、物料运输:接通电机后,调制变频器及编码器将裁剪好的硬聚氯乙烯物料通过物料输送装置送入加热站;
b、预热:通过温度控制器调控加热器及热电偶的温度为93℃,对物料进行3min的预热,预热至72度;
c、一次成型:将物料加入模腔内,立即加速将上模接触物料,与模腔合模,同时在一次成型模具外面套设加热设备,一边成型一边加热,直至初步成型工艺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尚唯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尚唯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33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安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金属加工冲压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