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脱落旋耕刀固定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372745.0 | 申请日: | 2017-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4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 发明(设计)人: | 赖康生;王晓旭;许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B33/14 | 分类号: | A01B33/14 |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耕刀 刀库 固定结构 固定力臂 定位螺钉 背面板 侧面板 防脱落 拉应力 农机技术领域 起定位作用 维护方便 受力 近似 | ||
本发明属于农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防脱落旋耕刀固定结构。该结构主要由旋耕刀、刀库背面板、刀库侧面板a和刀库侧面板b组成。本发明中,旋耕刀工作时所受到的阻力将使旋耕刀在刀库里越插越紧,并且刀库的固定力臂长度近似为刀库背面板的长度,可以做到旋耕刀宽度的3‑4倍以上,同样100kg的阻力,在固定力臂处产生的拉应力仅有300‑600kg,为传统旋耕刀固定结构固定力臂处拉应力的1/3‑1/4。因此对固定结构强度的要求大为降低,本发明中的定位螺钉实际上仅起定位作用,并不受力,因此也不虞脱落。更换维护方便,如需更换旋耕刀,只需拧出定位螺钉即可更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脱落旋耕刀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旋耕机是与拖拉机配套完成耕、耙作业的耕耘机械,因其具有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坦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主流旋耕机上的旋耕机构都是一根水平的旋转轴,在旋转轴上焊接垂直于旋转轴表面的刀库,将旋耕刀垂直于旋转轴表面,沿旋转轴径向方向插入刀库并用紧固螺钉穿过固定孔锁紧,由发动机带动旋转轴旋转工作。在实际生产中,这种垂直于旋转轴表面沿着旋转轴径向方向的固定方式效果并不理想,当被耕耘对象硬度较大或深度较深时,旋耕刀时常会脱落,有时甚至刀库也会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更为牢固的旋耕刀固定方式,不但不易脱落,而且维修更换方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脱落旋耕刀固定结构,主要由旋耕刀1、刀库背面板3、刀库侧面板a4和刀库侧面板b5组成;所述的旋耕刀1的固定端的弧度与旋转轴截面和装配好的旋耕刀固定结构的弧度配合,固定端边缘上开有半圆形旋耕刀定位缺口2;所述的刀库背面板3为长方形面板,背面板3的宽度与旋耕刀1的厚度相同;所述的刀库侧面板a4由一圆弧和两条直线围成,圆弧的弧度与旋转轴外表面的圆弧相同,刀库侧面板a4上开有定位圆孔a41;所述的刀库侧面板b5的形状与刀库侧面板a4一致,刀库侧面板b5上开有定位圆孔b51;所述的刀库侧面板a4和刀库侧面板b5的直线边固定在刀库背面板3两侧,并焊接成为一个整体;刀库侧面板a4和刀库侧面板b5的圆弧边与旋转轴表面满焊;所述的旋耕刀1的固定端插入刀库侧面板a4、刀库侧面板b5、刀库背面板3以及旋转轴表面形成的空隙中,用定位螺钉依次穿过定位圆孔a41、旋耕刀定位缺口2和定位圆孔b51,卡住旋耕刀定位缺口2,形成防脱落旋耕刀固定结构。
所述的刀库背面板3的两侧开有多个齿口;所述的刀库侧面板a4,其中一条直线边上开有多个方孔,与刀库背面板3的齿口相配合;所述的刀库侧面板b5,其中一条直线边上开有多个方孔,与刀库背面板3的齿口相配合;所述的刀库背面板3两侧的齿口分别插入刀库侧面板a4和刀库侧面板b5的方孔中,并焊接成为一个整体。
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对比原有的旋耕刀固定方式,原旋耕刀之所以容易脱落,主要原因在于当旋耕刀垂直于旋转轴表面固定时,受到的阻力的力臂长度即为旋耕刀长度,而刀库对旋耕刀起固定作用的固定力臂长度仅为旋耕刀的宽度,对一般的旋耕刀来说,其长度是其宽度的10-20倍以上,假设阻力达到100kg,则固定力臂处产生的拉应力将达到1000-2000kg以上,所以在连续工作过程中容易脱落。而在本方案中,旋耕刀工作时所受到的阻力将使旋耕刀在刀库里越插越紧,并且本发明的刀库的固定力臂长度近似为刀库背面板的长度,可以做到旋耕刀宽度的3-4倍以上,同样100kg的阻力,在固定力臂处产生的拉应力仅有300-600kg,为传统旋耕刀固定结构固定力臂处拉应力的1/3-1/4。因此对固定结构强度的要求大为降低,本方案中的定位螺钉实际上仅起定位作用,并不受力,因此也不虞脱落。更换维护方便,如需更换旋耕刀,只需拧出定位螺钉即可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旋耕刀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刀库背面板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刀库侧面板a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27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