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逆转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中药注射剂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2108.3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5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毅;杨伟峰;李连达;孙娅楠;姜童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14 | 分类号: | A61K38/14;A61K36/634;A61P31/04;A61K31/70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成律师事务所 11949 | 代理人: | 郑希元 |
地址: | 2014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转 金黄色 葡萄球菌 耐药性 中药 注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转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中药注射剂。本发明提供痰热清在制备产品中的应用;所述产品的用途为如下(a1)‑(a3)中的至少一种:(a1)降低耐药细菌的耐药性;(a2)治疗耐药细菌感染性疾病;(a3)抑制耐药细菌传播。痰热清注射液由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五种中药组成,可能通过改变细菌的部分表型特征从而消除耐药质粒,恢复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可有效逆转耐药菌对不同种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对于治疗耐药菌感染性疾病、抑制耐药菌的传播有重大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逆转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中药注射剂。
背景技术
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使得细菌长期暴露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下,导致大量耐药菌的出现。目前细菌耐药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也成为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研发新型抗耐药菌抗生素无疑是解决目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但回顾细菌的耐药发展史,在某种新型抗生素出现以后,很快就会出现一批耐药菌株,研究者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从发现到确定再到大规模生产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耐药菌的产生只需要2年的时间,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因此,增强现有抗菌药物作用,有效逆转细菌耐药性成为应对日趋严重的全球性细菌耐药问题的重要策略。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作为临床主要致病菌,可导致人类多种部位的感染,包括皮肤软组织感染、骨髓炎、肺炎、菌血症等。青霉素出现之前,金葡菌感染的死亡率在80%左右。上世纪40年代青霉素广泛应用于临床,在金葡菌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青霉素耐药菌株随之出现,至上世纪60年代已经有约80%的金葡菌对青霉素耐药。为了克服青霉素耐药,科学家们研发出新型抗菌药物——甲氧西林,但甲氧西林仅应用后2年即在临床分离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MRSA与普通金葡菌不同,这类细菌表出多重耐药的特性,对所有β-内酰胺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耐药,仅对糖肽类、利奈唑胺等少数药物保持敏感。目前MRSA感染已超过艾滋病、结核和病毒性肝炎成为患者首位致死原因,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被称作“超级病菌”。临床治疗MRSA感染主要依靠万古霉素,但在1997年日本即在发现临床分离MRSA出现对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的现象,2002年美国在临床分离出对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一旦这种细菌流行,临床感染治疗将基本无药可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逆转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中药注射剂。
本发明首先提供痰热清在制备产品中的应用;所述产品的用途为如下(a1)-(a3)中的至少一种:
(a1)降低耐药细菌的耐药性;
(a2)治疗耐药细菌感染性疾病;
(a3)抑制耐药细菌传播。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产品,其活性成分为痰热清;所述产品的用途为如下(a1)-(a3)中的至少一种:
(a1)降低耐药细菌的耐药性;
(a2)治疗耐药细菌感染性疾病;
(a3)抑制耐药细菌传播。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降低耐药细菌的耐药性的方法(方法甲),包括如下步骤:使用痰热清多代处理所述耐药细菌,使所述耐药细菌的耐药性降低。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制备耐药性降低的细菌的方法(方法乙),包括如下步骤:使用痰热清多代处理耐药细菌,得到耐药性降低的细菌。
所述方法甲或方法乙中,可使用含有痰热清的细菌培养基多代培养所述耐药细菌。所述细菌培养基可为MH培养基。
所述痰热清的使用浓度具体可为抗菌药物对所述耐药细菌最低抑菌浓度值的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21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