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微气泡臭氧稳定化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1214.X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2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鑫;马艳;周维奇;周新宇;韩小蒙;谢震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6 | 分类号: | C02F1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国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74 | 代理人: | 潘建玲 |
地址: | 20008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气泡 臭氧 稳定 化装 方法 | ||
1.一种污泥微气泡臭氧稳定化装置,包括顺次连通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以及二沉池,所述厌氧池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二沉池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好氧池内设置有曝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反应罐、微滤装置以及微气泡发生器,所述污泥反应罐的内部设置有三相分离器,所述污泥反应罐的下部设置有释放口和排泥管,所述微气泡发生器的下端设置有臭氧进口;
所述二沉池分别与所述厌氧池、污泥反应罐以及微滤装置连通,所述三相分离器与所述好氧池连通,所述微滤装置还分别与所述污泥反应罐、缺氧池以及微气泡发生器连通,所述微气泡发生器还与所述污泥反应罐连通;
所述二沉池的出水管连接所述微滤装置的上端,所述二沉池的下端设置有分流管道,所述分流管道包括分支Ⅰ和分支Ⅱ,所述分支Ⅰ的前部设置有分流泵Ⅰ,所述分支Ⅱ的前部设置有分流泵Ⅱ,所述分支Ⅰ连接到所述厌氧池的下端,所述分支Ⅱ连接到所述污泥反应罐的下部;
所述微滤装置的下端通过上清液回流管与所述缺氧池连接,所述微滤装置下部的一侧通过进泥管与所述污泥反应罐连接,所述微滤装置中部的一侧通过回泥管与所述污泥反应罐连接,所述微滤装置的下端通过上清液管与所述微气泡发生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微气泡臭氧稳定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Ⅰ为污泥回流管,所述分支Ⅱ为剩余污泥进泥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微气泡臭氧稳定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分离器通过尾气收管连接所述好氧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微气泡臭氧稳定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发生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污泥反应罐的释放口。
5.一种污泥微气泡臭氧稳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污水依次进入厌氧池、缺氧池以及好氧池后,在好氧池内进行曝气处理;
b.污水经好氧池曝气后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处理,分离后得到上清液和污泥,上清液通过出水管排放,一部分污泥由污泥回流管返回到厌氧池内,另一部分污泥通过剩余污泥进泥管进入污泥反应罐内;
c.污泥反应罐内的污泥通过进泥管进入微滤装置,经过微滤装置的过滤后得到浓缩污泥和上清液,一部分浓缩污泥经回泥管返回到污泥反应罐内,一部分上清液通过上清液管进入微气泡发生器内,进入微气泡发生器的上清液与进入微气泡发生器的臭氧以一定的气液比例在微气泡发生器内混合后由释放口返回至污泥反应罐内,臭氧经三相分离器分离后通过尾气收管返回到好氧池内;该步骤c运行时间为2个小时;
d.污泥反应罐内的污泥通过进泥管进入微滤装置,经过微滤装置的过滤后得到浓缩污泥和上清液,一部分浓缩污泥经回泥管返回到污泥反应罐内,一部分上清液经上清液回流管进入缺氧池内;该步骤d运行时间为半小时;
e.步骤b中通过二沉池得到的上清液经出水管进入微滤装置,该上清液对微滤装置进行反冲洗,反冲洗水经回泥管返回到污泥反应罐内;
f.按顺序重复步骤d和步骤e两次;
g.按顺序重复步骤c和步骤d一次,污泥反应罐内的污泥经过排泥管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污泥微气泡臭氧稳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的具体步骤为: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厌氧池,在厌氧池中停留一小时,然后进入缺氧池内,在缺氧池内停留两个小时,在进入好氧池内,在好氧池中连续曝气六个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泥微气泡臭氧稳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和步骤d中的一部分浓缩污泥都是指70%~90%的浓缩污泥,所述步骤c和步骤d中的一部分上清液都是指10%~30%的上清液。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泥微气泡臭氧稳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一定的气液比例是指臭氧和上清液的比例为5%~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121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污泥高效减量化的方法
- 下一篇:移动式油泥原位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