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心电和脉搏波形态学参数的血管外周阻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0855.3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5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陈真诚;梁永波;陈倩蓉;朱健铭;殷世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A61B5/0402;A61B5/0295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刘梅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处理模块 脉搏波 脉搏波信号 形态学参数 外周阻力 主控制器 心电 心电信号采集模块 存储模块单元 信号采集模块 检测装置 心电信号 血管 电连接 检测 反射式光电传感器 脉搏波采集模块 心电信号传感器 大容量存储器 采集模块 通讯模块 装置成本 输出端 输入端 通讯 测量 互联 携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心电和脉搏波形态学参数的血管外周阻力检测装置,包括互联的信号采集模块单元和通讯存储模块单元,信号采集模块单元包括脉搏波信号采集模块和心电信号采集模块,脉搏波采集模块由电连接的脉搏波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和脉搏波信号预处理模块组成,心电信号采集模块由电连接的心电信号传感器和心电信号预处理模块组成;通讯存储模块单元包括主控制器和与主控制器连接的通讯模块及大容量存储器;脉搏波信号预处理模块和心电信号预处理模块的输出端分别接入主控制器的两个输入端。这种装置成本低、操作简便、便于测量和携带、适合用于家庭和个人检测使用。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基于心电和脉搏波形态学参数的血管外周阻力检测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心电和脉搏波形态学参数的血管外周阻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连续几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的头号死因,人群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水平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人们对心血管生理状况监测的需求日益高涨,因此,做好心血管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其中对心血管健康状况的监测和分析尤为关键。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其中外周血管阻力是动脉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最直接准确的心血管病诊疗方法是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和冠脉造影,它们都属于介入性诊疗,不仅操作的专业性强,而且费用昂贵,还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一些动脉硬化无创检测指标不断涌现,其中股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被认为是衡量大动脉弹性的“金标准”,但其测量不便使得这种方法无法普及使用并且不适合家庭监测。
目前对动脉硬化的检测在一定环境场合应用时仍然存在很大限制与不足,亟需一种便捷,稳定的方法检测血管外周阻力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血管健康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心电和脉搏波形态学参数的血管外周阻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这种装置成本低、操作简便、便于测量和携带、适合用于家庭和个人检测使用。这种方法简单便捷、方便可靠、实用性强。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心电和脉搏波形态学参数的血管外周阻力检测装置,包括互联的
信号采集模块单元: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单元包括脉搏波信号采集模块和心电信号采集模块,脉搏波采集模块由电连接的脉搏波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和脉搏波信号预处理模块组成,心电信号采集模块由电连接的心电信号传感器和心电信号预处理模块组成;
通讯存储模块单元,所述通讯存储模块单元包括主控制器和与主控制器连接的通讯模块及大容量存储器;
脉搏波信号预处理模块和心电信号预处理模块的输出端分别接入主控制器的两个输入端。
所述脉搏波反射式光电传感器为容积脉搏传感器,设有红外发光管和红外光电接收管,作用是获得所属检测对象手腕部的桡动脉处光电容积脉搏波的原始微弱信号,脉搏波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脉搏波信号预处理模块。
所述脉搏波信号预处理模块包括由顺序连接的单向连接的两级放大电路、带通滤波及陷波电路和抑制基线漂移电路构成的微弱脉搏波信号预处理电路,脉搏波信号预处理模块输出端连接主控制器。
所述心电信号传感器包括医用心电电极扣和差动放大器,由医用心电电极获得测量对象胸部的微弱心电信号,心电信号传感器输出端连接心电信号预处理模块。
所述心电信号预处理模块包括由顺序连接的差分输入的仪用放大电路、带通滤波及陷波电路和抑制基线漂移电路构成的微弱心电信号预处理电路,心电信号预处理模块输出端连接主控制器。
所述主控制器,将采集的模拟信号,经过A/D转换与数字滤波,将数据存入大容量存储模块,然后通过通讯模块发送到智能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08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