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取出砂箱铸件的设备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9776.0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6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应浩;刘同帮;潘东杰;夏小江;沈永华;高强;洪华泽;费魏俊;胡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9/06 | 分类号: | B22D2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09 | 代理人: | 余木兰 |
地址: | 3100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出 砂箱 铸件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和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取出砂箱铸件的设备和方法,它属于铁型覆砂铸造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铸造领域,从砂箱中取出铸件有多种方式,一般通过人工完成,但是人工操作,工作效率低,成本高,且在操作过程中易造成安全隐患。
公开日为2015年06月03日,公开号为104670899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铸件取出装置”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包括伸缩液压缸和自动吸附装置,自动吸附装置,包括固定于伸缩液压缸伸缩杆端部的电磁铁吸盘和与电磁铁吸盘控制电路连通的伸缩触点开关;伸缩液压缸伸缩杆中心加工有柱状凹槽,且位于柱状凹槽底部设置有触点凹槽;触点凹槽底部设置有触点;虽然还专利通过复位伸缩杆接触伸缩的形式控制电磁铁吸盘对钢铁铸件进行吸附,但是在实际使用中,适用于钢铁铸件,具有局限性,且运行不够稳定可靠。
因此,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取出铁型覆砂铸件,设备运行稳定可靠,通过自动化控制,可实现自动抓取铸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铁型覆砂装备制造水平,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夹持稳定,运行平稳可靠,效率高,实现自动取铸件操作,节省人工,操作方便的取出砂箱铸件的设备和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取出砂箱铸件的设备,包括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多根立柱、若干横撑和两根横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轨道、齿条、齿轮、行走驱动、靠轮、导向套、导杆、液压缸、动梁、铸件夹持机构和设置有行走轮的小车,所述两根横梁上分别设置一根轨道,齿条安装在一横梁上,小车平稳且活动设在轨道上,小车上设置有靠轮和控制小车前进或后退的行走驱动,齿轮与该行走驱动相连,齿轮和齿条相互啮合,小车上设置有导向套和液压缸,导向杆设置在导向套内,导向杆的一端和液压缸的活塞杆头端均与动梁固定,动梁通过液压缸驱动而平稳的上升和下降,动梁的下方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铸件夹持机构。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小车上设置有四只行走轮;小车的一侧行走轮方向上设置有四只靠轮;在四只行走轮和四只靠轮的支撑和导向下,小车可沿轨道平稳行走。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小车的一侧边安装有行走驱动,该行走驱动输出轴与一齿轮连接;齿轮可在行走驱动的驱使下转动,当齿轮和齿条啮合后,行走驱动控制小车前进或后退。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小车上设置有四只导向套和一只活塞杆向下布置的液压缸。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铸件夹持机构为三个;数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量的选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取出砂箱铸件的方法,采用取出砂箱铸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初始状态下,小车在行走驱动的驱使下,行走到生产线的上方并停在该位置,液压缸活塞杆在油压的驱动下,带动动梁提升到高位,三只铸件夹持机构均处于开口最大状态;当载有铸件的砂箱行走到小车的下方指定位置后,砂箱停止运行;液压缸活塞杆伸出,则动梁下降,下降到铸件夹持机构可以夹持铸件的位置后,动梁停止运动;紧接着铸件夹持机构的机械手在夹持气缸的驱动下夹紧铸件,直至铸件被稳稳夹持牢;随后,动梁在液压缸的驱动下上升,将铸件从砂箱中取出,铸件完全脱离砂箱后,行走驱动驱使小车行走到另一端并停稳,液压缸带动动梁下降,直至把铸件平稳放在接铸件装置上后停止下降;铸件夹持机构机械手完全开启,松开铸件;动梁再次上升,小车行走到初始位,完成一轮铸件取出工作,等待下一个铸件的砂箱进入出件工位,开始下一轮循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结构简单合理,夹持稳定,运行平稳可靠,效率高,实现自动取铸件操作,节省人工;2、适用于铁型覆砂的取铸件设备和方法,提高了铁型覆砂装备制造水平;3、本申请实施例是两坐标移动,生产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变更为三坐标移动,移动方向也可根据实际生产工艺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框架结构1,小车2,轨道3,齿条4,齿轮5,行走驱动6,行走轮7,靠轮8,导向套9,导杆10,动梁11,铸件夹持机构12,砂箱13,铸件14,液压缸15,接铸件装置16,生产线辊道17,立柱101,横撑102,横梁10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97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