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间种薄荷和苦楝防控黄精病虫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9569.5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0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秦建春;张雅梅;姜建华;于慧美;张明哲;张艳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22/25;A01G17/00;A01G7/06;A01B79/00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 代理人: | 李剑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种 薄荷 苦楝防控 黄精 病虫害 方法 | ||
1.间种薄荷和苦楝防控黄精病虫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01、耕地预处理
a1、将耕地深翻7~12cm,灌水至距离耕地表面3~4cm,两周后将水排出,耕地土壤自然风干至土壤松软;
b1、在风干的耕地上平铺干草,充分燃尽后,将耕地整平;
c1、在整平的耕地上盖上厚度为4~7cm的复合土壤,并开设多条排水的沟渠;
S02、薄荷和苦楝的间种
a2、耕地上按行距35~50cm、株距20~30cm挖取坑深6~8cm的种植坑用于深埋黄精块状根;
b2、在相邻两个埋入黄精块状根间隙中间种薄荷幼苗和苦楝幼苗,按照一行薄荷幼苗,一行苦楝幼苗进行种植,薄荷幼苗和苦楝幼苗之间的行距为15~25cm、株距为8~17cm;
c2、在黄精与薄荷幼苗的间隙挖取深度为3~5cm的壕沟用于播种薄荷种子;在黄精与苦楝幼苗的间隙挖取深度为3~5cm的壕沟用于播种苦楝种子;
d2、在种植有黄精块状根的种植坑上方覆盖经干燥杀菌过的松针或农作物秸秆;
S03、田间管理
a3、农户每隔2~4天将松针或农作物秸秆翻开,在松针或农作物秸秆上喷洒大蒜水煮液,自然干燥后,覆上,并记录黄精块状根的长势情况;
b3、农户每隔20~25天更换覆盖在黄精块状根上的松针或农作物秸秆;
c3、黄精块状根发芽至长出幼苗期间喷洒药材根大灵溶液,每8~12天喷洒一次,每次2~3ml每株;
d3、薄荷幼苗和苦楝幼苗的叶片可遮挡阳光时,可弃去松针或农作物秸秆;
其中,复合土壤包括如下组分:火山灰10~20份,磷灰石粉末15~20份,氯化钾5~8份,氯化镁3~5份,硫酸铵5~10份,壤土30~50份,大蒜水煮液10~20份;
在b1步骤中,干草包括作物桔杆、樟叶及艾草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种薄荷和苦楝防控黄精病虫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1中所述壤土经高温灭菌处理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种薄荷和苦楝防控黄精病虫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中,灌水至距离耕地表面4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种薄荷和苦楝防控黄精病虫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3中,所述大蒜水煮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低于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种薄荷和苦楝防控黄精病虫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3中,药材根大灵溶液的溶度为0.1mol/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种薄荷和苦楝防控黄精病虫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3中,农户每10天喷洒一次,每次2ml每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种薄荷和苦楝防控黄精病虫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中,黄精块状根切口处经浓度为0.1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涂抹步骤b1中所述的干草灰至完全包覆后,埋入种植坑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956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麦若叶青汁粉及其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水箱框成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