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类耳蜗结构的大型水下平台仿生降噪波导管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8760.8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1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闫靓;王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K11/175 | 分类号: | G10K11/175;G10K11/1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71007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蜗 降噪 声波 声波导管 波导管 水下平台 形变 螺旋线 径式 连续性变化 螺旋形延伸 传播方向 传播距离 较小空间 螺旋结构 螺旋延伸 平面平行 声波传播 声波能量 圆管结构 锥形螺旋 出口管 渐缩型 入口管 声阻抗 吸收量 渐变 波导 管径 管内 内壁 吸声 圆管 反射 出口 | ||
1.一种具有类耳蜗结构的大型水下平台仿生降噪波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类耳蜗结构的降噪波导管,所述降噪波导管为螺旋线形变径式圆管结构;
所述螺旋线形变径式圆管呈螺旋形延伸结构,且螺旋延伸段自声波导管入口至声波导管出口的管径为渐缩型,形成类似于耳蜗的类耳蜗锥形螺旋结构;所述声波导管入口管与声波导管出口管与各自所在的平面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类耳蜗结构的大型水下平台仿生降噪波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类耳蜗锥形螺旋结构有3~4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类耳蜗结构的大型水下平台仿生降噪波导管,其特征在于:各层类耳蜗锥形螺旋结构的中心线等间距,螺距在50~7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类耳蜗结构的大型水下平台仿生降噪波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类耳蜗锥形螺旋结构为正锥形或斜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类耳蜗结构的大型水下平台仿生降噪波导管,其特征在于:当类耳蜗锥形螺旋结构为正锥形时,所述声波导管入口管与声波导管出口管各自所在的平面之间的距离在270~30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类耳蜗结构的大型水下平台仿生降噪波导管,其特征在于:当类耳蜗锥形螺旋结构为正锥形时,所述类耳蜗锥形螺旋结构所形成的锥面与垂直平面之间的角度在10°~15°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类耳蜗结构的大型水下平台仿生降噪波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波导管入口处的管径为50~70mm,声波出口处的管径为25~35mm,声波导管的管径由入口处至出口处均匀变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类耳蜗结构的大型水下平台仿生降噪波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类耳蜗锥形螺旋结构的圆锥底部中心线间距为110~130mm。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类耳蜗结构的大型水下平台仿生降噪波导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旋线形变径式圆管降噪波导管内壁进一步贴附有迷宫式超结构单元,所述迷宫式超结构单元采用在玻璃的一个表面或正反面分别按照一定的孔隙率打孔制备的开孔型多孔玻璃,开孔型多孔玻璃孔径小于1.0mm;在所述开孔型多孔玻璃的一个表面或正反面分别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在玻璃的正反面相互交错分布为连通或不连通的盲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类耳蜗结构的大型水下平台仿生降噪波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开孔呈圆螺旋或方螺旋排布;所述不连通开孔为圆形孔、方形孔、锥形孔或异型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87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球形凹坑仿生非光滑表面聚氨酯泡沫板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赝表面声波聚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