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膜法饮用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8740.0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7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于金良;姜安平;张晓发;齐亚博;彭永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付久春 |
地址: | 300456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试验区(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饮用水处理系统 反渗透装置 膜处理工艺 超低压 初沉池 膜处理 两级 膜法 浸没式超滤装置 生活饮用水水质 自清洗过滤器 出水水质 处理系统 低压运行 依次连接 运行能耗 出水口 反渗透 进水口 超滤 引入 保证 | ||
1.一种膜法饮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连接的初沉池、自清洗过滤器装置、浸没式超滤装置和超低压反渗透装置;其中,所述初沉池设有引入来水的进水口,所述超低压反渗透装置设有排出产水的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法饮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清洗过滤器装的反洗排水口经自清洗排污回流管道连接至所述初沉池的进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膜法饮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由平流沉淀池和与该平流沉淀池连接的缓冲池构成,所述平流沉淀池上设置引入来水的所述进水口,该平流沉淀池上设有混凝剂投加装置,该平流沉淀池内设有刮泥及排泥设施,所述缓冲池设有水泵,经水泵与所述自清洗过滤器装置连接;
所述初沉池的水力表面负荷为1.5~3m3/m2×h,水力停留时间为1~2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膜法饮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清洗过滤器装置采用反洗为自吸清洗方式的楔形网式过滤结构,过滤精度为200~40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膜法饮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清洗过滤器装置采用采用碳钢衬胶材质本体,采用SS304材质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膜法饮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没式超滤装置的超滤膜的孔径为0.02~1微米,超滤膜采用PVDF膜材料,超滤膜的膜通量为50~70LMH。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膜法饮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压反渗透装置的设计运行压力为6~8bar,设计通量为24~26LMH;
所述超低压反渗透装置的进水管路上设有经变频器控制的给水泵。
8.一种膜法饮用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膜法饮用水处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来水进入初沉池,在所述初沉池内进行混凝、沉淀处理去除来水中的可沉物和漂浮物;
所述初沉池的出水经第一水泵提升进入自清洗过滤器,通过滤网截留原水中的大粒径颗粒物;
所述自清洗过滤器的产水自流进入浸没式超滤装置,在浸没式超滤装置进行超滤过滤处理,去除去除水中所有悬浮或胶状颗粒物;
所述浸没式超滤装置的产水经第二水泵提升进入超低压反渗透装置,在恒流连续运行的所述超低压反渗透装置内进行超低压反渗透处理,处理后的产水作为处理水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膜法饮用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压反渗透装置的连续恒流运行为:
通过变频器调节给水泵的供水量使所述超低压反渗透装置处于恒流连接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桑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87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磷肥厂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的工艺
- 下一篇:一种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