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探测相机焦面预置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8504.9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2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坤;薛勋;赵建科;刘尚阔;曹昆;李晶;王争锋;鄂可伟;昌明;宋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11/02 | 分类号: | G01C1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杨引雪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测 相机 预置 装置 方法 | ||
为了解决现有探测相机焦面预置方法较为繁琐、效率低、无法实现真空环境下焦面预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探测相机焦面预置装置和方法。本发明利用星模拟器、探测相机成像的共轭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离焦量关系,将探测相机的离焦量转化为星模拟器的离焦量,通过分析星模拟器在不同离焦量下被探测相机采集的弥散斑图像,得到探测相机在不同离焦量下的成像特性,避免了探测相机焦面组件的运动,无需多次固定和调整探测相机焦面组件姿态,提高了测试效率;将探测相机置于真空罐内,利用本发明考核探测相机在真空条件下的弥散斑成像特性,能实现真空环境下焦面预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测试领域,涉及一种探测相机焦面预置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探测相机是指搭载于卫星、飞船和空间站平台上,用于空间目标观测、平台自身姿态测定,以及主要针对点目标成像的光电探测设备,该类设备主要由光学系统和面阵探测器组成。焦面预置是指将面阵探测器放置固定于探测相机光学系统的焦面,面阵探测器采集光学系统在其焦面附近的能量分布,分析此能量分布,得到其弥散斑大小,所述弥散斑大小随着面阵探测器与光学系统焦面的距离而变化。为了保证足够的定位精度,需要弥散斑能够分布于一定区域,一般认为弥散斑的能量分布应符合高斯分布;考虑能量守恒,弥散斑能量分布太大会造成其峰值响应的急剧下降,而峰值响应一般要求不低于探测器空间噪声的5倍,才能保证星点被有效识别,从而降低虚警率;故此,需要得到探测相机弥散斑的成像特性,并将面阵探测器调整至探测相机光学系统(即探测相机镜头)合适的焦面位置,即完成探测相机焦面预置。同时,考虑探测相机的实际工作环境,需要在地面真空环境试验中验证其探测器所处焦面的合理性,故焦面预置还应包括真空环境下的焦面预置。
现有的相机焦面预置方法,需要调整探测相机焦面组件到探测相机光学系统的距离,每次调整探测相机焦面组件时需关掉探测相机电源,调整到位后需要重新固定探测相机焦面组件并重新调整其姿态,较为繁琐且效率低,且无法实现真空环境下的焦面预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探测相机焦面预置方法较为繁琐、效率低、无法实现真空环境下焦面预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探测相机焦面预置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探测相机焦面预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下述公式选取星模拟器中星点板的星点直径;
d=1.22λfcol/D
式中,d为星点板的星点直径,单位μm;
λ为探测相机响应的中心波长,单位μm;
fcol为星模拟器焦距,单位mm;
D为探测相机光学系统入瞳,单位mm;
步骤2:将星模拟器的星点板置于星模拟器焦面;
步骤3:将待进行焦面预置的探测相机固定于二维转台上,并使探测相机光学系统的入瞳位于二维转台的转轴中心;
步骤4:点亮积分球光源,使光学系统光轴与星模拟器光轴穿轴,调整积分球光源使积分球光源出口处辐亮度L、星模拟器出口辐照度E满足下式;
式中,E为星模拟器出口辐照度,单位W/m2;
L为积分球光源出口处辐亮度,单位W/m2/Sr;
步骤5:打开探测相机,利用探测相机地检采集探测相机面阵探测器接收到的弥散斑图像,根据所述弥散斑图像计算弥散斑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85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工程用水平校准尺
- 下一篇:激光接收系统及其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