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包锂电池胶塞安装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8230.3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6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礼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科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6/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蒋剑明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安装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生产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软包锂电池胶塞安装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已经逐渐成为发展趋势。在过去,中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依靠了大量廉价劳动力。然而时移境迁,随着近年来新增劳动人口减少,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不再是廉价资源,一工难求已变得越来越普遍,为了满足生产的需求,自动化生产逐渐被企业所重视。而先进制造技术的全部真谛在于应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应以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及具体条件为导向。只有对合适的产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自动化方式进行生产,才能收到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我国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结合实际,注重实用,即对国民经济产生实际效益。那种盲目搞自动化、自动线的做法,全年生产任务只需1~2个月就完成的低负荷率生产也要搞的倾向应当纠正,对国民经济不产生显著促进、效率低下的要缓搞。我们要的是效益,而不单纯的是速度。
软包锂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池包进行胶塞安装。传统的胶塞安装方式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安装。首先通过人工将胶塞进行分离,然后安装在对应的电池包上。人工的方式不但生产效率不高,而且在胶塞的安装过程中容易是电池包被压坏,从而导致电池包出现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安装胶塞,且生产效率与质量更高的软包锂电池胶塞安装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软包锂电池胶塞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控制台、胶塞上料机构、胶塞分料机构、胶塞取料安装机构与电池包传送机构;
所述胶塞上料机构、所述胶塞分料机构及所述电池包传送机构依次安装在所述工作控制台上,所述胶塞取料安装机构安装在所述胶塞分料机构与所述电池包传送机构之间;
所述工作控制台包括第一安装工作台、第二安装工作台与安装连接块,所述安装连接块安装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工作台与所述第二安装工作台之间,所述安装连接块上设置有防震动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震动层为防震动橡胶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工作台与所述第二安装工作台的底部均安装有多个移动滚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工作台与所述第二安装工作台的底部均设置有定位升降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升降组件包括定位升降杆与定位吸附块,所述定位升降杆与所述定位吸附块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升降杆为定位升降丝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吸附块为定位吸附橡胶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工作台与所述第二安装工作台上均开设有散热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通孔上安装有散热过滤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通孔为圆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上述软包锂电池胶塞安装设备通过设置工作控制台、胶塞上料机构、胶塞分料机构、胶塞取料安装机构与电池包传送机构,从而完成对胶塞的自动上料以及安装至电池包的操作,由此代替了人工的安装方式,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与胶塞安装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软包锂电池胶塞安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软包锂电池胶塞安装设备的胶塞分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软包锂电池胶塞安装设备的胶塞取料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科力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科力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82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截面通风的锂电池组散热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双驱动双控凸轮叠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