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列车驾驶模拟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8115.6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2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韩志伟;戴克平;张文彬;金华;陈洪茹;赵爱民;王庆;杜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9/04 | 分类号: | G09B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100068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模拟 列车 驾驶模拟系统 列车运行状态 网络控制信号 反馈信号 功能完善 管理系统 驾驶模拟 交通工程 开关逻辑 列车控制 模拟列车 运行状态 仿真度 制动 牵引 发送 空调 研究 网络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列车驾驶模拟系统,包括:车载实体子系统和计算机模拟子系统,其中,所述车载实体子系统中包括:列车控制和管理系统TCMS模块;所述计算机模拟子系统连接在TCMS网络上,且所述计算机模拟子系统用于根据接收的网络控制信号模拟列车运行状态,并将运行反馈信号发送至所述TCMS模块;其中,所述列车运行状态包括牵引、制动、空调运行及门开关逻辑。本发明可靠性高且功能完善,能够为实习列车驾驶员提供一种完整且仿真度高的全自动列车驾驶模拟体验,并为列车交通工程的研究提供了精确的研究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驾驶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列车驾驶模拟系统。
背景技术
列车模拟驾驶虚拟驾驶,是指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如:三维图像即时生成技术、动力学仿真物理系统、大视场显示技术(如多通道立体投影系统)、六自由度运动平台(或三自由度运动平台)、用户输入硬件系统、立体声音响、中控系统等,让体验者在一个虚拟的驾驶环境中,感受到接近真实效果的视觉、听觉和体感的列车驾驶体验。适用于研究机构进交通工程以及作为列车研究领域的模拟实验平台,由其适用于实习列车驾驶员的模拟驾驶练习。
目前,现有的列车模拟实验平台由于功能不完善、技术复杂度高、造价昂贵且功能不完善,还一直停留在简单的实验室阶段,无法为实习列车驾驶员提供完整且仿真度高的列车模拟驾驶练习体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列车驾驶模拟系统,可靠性高且功能完善,能够为实习列车驾驶员提供一种完整且仿真度高的全自动列车驾驶模拟体验,并为列车交通工程的研究提供了精确的研究技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列车驾驶模拟系统,所述全自动列车驾驶模拟系统包括:车载实体子系统和计算机模拟子系统,其中,所述车载实体子系统中包括:列车控制和管理系统TCMS模块;
所述计算机模拟子系统连接在TCMS网络上,且所述计算机模拟子系统用于根据接收的网络控制信号模拟列车运行状态,并将运行反馈信号发送至所述TCMS模块;
其中,所述列车运行状态包括牵引、制动、空调运行及门开关逻辑。
进一步地,所述车载实体子系统中还包括:相互通信连接的车载信号模块、乘客信息系统PIS/CCTV模块、广播控制模块、门控单元和司机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机模拟子系统包括:牵引和制动模块;
所述牵引和制动模块用于模拟列车中的受电装置、主断路器、高压电路、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制动控制系统、空气制动系统、车轮空转滑行保护等相关系统和设备的控制逻辑与功能,且所述牵引和制动模块中设有牵引和制动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和制动模型包括:受电装置的高压电路模型、主电路模型、列车牵引控制电路模型、列车制动控制电路模型、空气制动管路模型、停放制动的电路气路模型、故障模型、主逆变器内部模型和牵引电机内部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机模拟子系统包括:辅助供电模块;
所述辅助供电模块用于模拟列车的辅助电源设备,并根据电源与自动开关、辅助逆变器、变压器、蓄电池之间的关系,实时更新列车的电源总线状态,其中,所述辅助电源设备包括三相电设备和直流电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机模拟子系统包括:门控模块;
每个所述门控模块用于模拟控制各独立列车车门,且各列车车门均对应一个所述门控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机模拟子系统包括:空调及通风设备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81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