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应力分散型的膨胀混凝土钢管桩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8112.2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6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冯世国;付玲莉;兰俊;黄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膨胀混凝土 应力分散 钢管桩 施工 孔洞 膨胀体 不均匀沉降 复合地基 高压注浆 主体结构 结合爪 布设 灌浆 端头 封孔 浮性 减小 抗拔 抗压 正向 桩长 桩身 灌注 碎石 地基 分段 节约 支撑 | ||
1.一种多功能应力分散型的膨胀混凝土钢管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钢管桩(1),所述钢管桩(1)为主体结构,在钢管桩(1)的侧壁上均布设置有孔洞,所述孔洞所在的位置通过翼板旋转轴(4)铰接有翼板;所述钢管桩(1)的底部灌注有封底混凝土(5),在钢管桩(1)内部位于翼板所在的一段长度灌注有膨胀混凝土(8),相邻的膨胀混凝土(8)之间灌注普通混凝土(7),所述钢管桩(1)的顶部灌注有封孔混凝土(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应力分散型的膨胀混凝土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混凝土(8)和普通混凝土(7)的分隔层设置有分隔板(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应力分散型的膨胀混凝土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1)的外部设置有多圈加劲条(17),所述加劲条(17)设置在钢管桩(1)上孔洞所在位置的上端和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应力分散型的膨胀混凝土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所在位置的翼板采用可开合的安装结构;包括向上开口式翼板和向下开口式翼板;所述翼板在钢管桩(1)下沉时处于闭合状态,在灌注膨胀混凝土(8)后将沿其翼板旋转轴(4)张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应力分散型的膨胀混凝土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膨胀混凝土(8)和张开的翼板共同形成正向或反向斜锥形的膨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应力分散型的膨胀混凝土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采用月牙形孔洞(11)、人字形孔洞(12)或分段螺旋形孔洞(13),上述形式的孔洞在膨胀混凝土(8)作用下将形成均匀在钢管桩(1)外部全长的膨胀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应力分散型的膨胀混凝土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1)上开设孔洞的区段其外围套装有橡胶套(15),所述橡胶套(15)上加工有与孔洞相配合的配合孔洞(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应力分散型的膨胀混凝土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1)的封底混凝土(5)上浇筑有爪式支撑(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应力分散型的膨胀混凝土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混凝土(8)和普通混凝土(7)内混合有碎石(6)。
10.权利要求1-9任意一种多功能应力分散型的膨胀混凝土钢管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tep1: 桩身孔洞布设,根据地质条件以及单桩承载力要求,在桩身设置与孔洞形状尺寸吻合的翼板,通过翼板旋转轴(4)与钢管桩(1)连接;
Step2:封底,用封底混凝土(5)进行封底,并加一块分隔板(9);
Step3:钻孔,钻孔至设计深度,立即下管,此过程中保持翼板为闭合状态,下管过程防止孔壁坍塌;
Step4:钢管桩(1)灌注,分段施工:在开设孔洞区段充填碎石(6),并灌注膨胀混凝土(8),保证膨胀混凝土量>50%;加分隔板(9),随后继续填充一定量的碎石(6),在未开设孔洞区段灌注普通混凝土(7);
Step5:重复Step4,直至达到设计标高;
Step6:终孔,用封孔混凝土(10)将钢管桩顶部预留区段进行封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81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 下一篇:旋挖式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