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两种混合组分的道路坑洞填补用混凝土加工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7309.4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8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董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爱民 |
主分类号: | B28C5/08 | 分类号: | B28C5/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陵***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纵向转轴 坑洞 填补 混凝土加工 电机支架 壳体 左转 混凝土 电机输出端 混凝土表层 底部填充 一次性 粗的 通孔 右转 填充 电机 基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两种混合组分的道路坑洞填补用混凝土加工设备,包括壳体,壳体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电机支架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纵向转轴,纵向转轴下方右侧固定连接有右转板,纵向转轴下方左侧固定连接有左转板,左转板上方开设有若干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使用时可一次性将填补用的材质置于装置内,并在搅拌后形成不同细腻程度的混凝土,进而在坑洞底部填充较粗的混凝土作为基层,并在上方填充细腻的混凝土表层,使得填补后耐用程度更佳,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具有两种混合组分的道路坑洞填补用混凝土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道路从词义上讲就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厂矿道路、林业道路、考试道路、竞赛道路、汽车试验道路、车间通道以及学校道路等,古代中国还有驿道。另外还指达到某种目标的途径,事物发展、变化的途径。
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随着社会的发展,道路修建已经十分的完善,村村通工程保证了全国每个村落都通了公路。但是公路在使用时也会出现破损,出现破损后就需要进行维修,采用混凝土维修时最为常见的方式之一,混凝土维修时则需要用到混凝土。但是维修用的混凝土并不是相同的,混凝土中的砂石比例合适时才能获得最佳的耐用程度。一般在坑洞底部填充含有较大砂石的混凝土,而在表层则填充砂石较为细腻的混凝土。但是现有设备在加工时往往充分将混凝土搅拌均匀,难以在填充坑洞时区分使用不同组分的混凝土。
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具有两种混合组分的道路坑洞填补用混凝土加工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两种混合组分的道路坑洞填补用混凝土加工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两种混合组分的道路坑洞填补用混凝土加工设备,包括壳体,壳体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电机支架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纵向转轴,纵向转轴下方右侧固定连接有右转板,纵向转轴下方左侧固定连接有左转板,左转板上方开设有若干通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左侧壁上方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左下方开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外侧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铰链,第一转动铰链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盖板,第一盖板与第一出料口相配合,所述第一出料口外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料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右下方开设有第二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外侧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铰链,第二转动铰链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盖板,第二盖板与第二出料口相配合,所述第二出料口外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料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底部左右对称固定连接诶有纵向支架,纵向支架底部固定连接有水平底板,所述水平底板下方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右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导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为交流电机,电机与电源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使用时可一次性将填补用的材质置于装置内,并在搅拌后形成不同细腻程度的混凝土,进而在坑洞底部填充较粗的混凝土作为基层,并在上方填充细腻的混凝土表层,使得填补后耐用程度更佳,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两种混合组分的道路坑洞填补用混凝土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具有两种混合组分的道路坑洞填补用混凝土加工设备中A-A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爱民,未经董爱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73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