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军用飞机复合材料整流罩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7184.5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7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郭俊鸽;韩睿;鄂文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俊鸽 |
主分类号: | B64D29/02 | 分类号: | B64D29/02;B64D29/06;B64C1/4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龚拥军 |
地址: | 22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套筒 外套筒 弹簧 减震装置 复合材料 内罩体 外罩体 整流罩 压板 军用飞机 可拆卸连接 上端固定 固定板 下端 军用飞机发动机 外套筒内壁 滑动连接 减震功能 运行过程 上端 多维 发动机 震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军用飞机复合材料整流罩,包括外罩体和内罩体,所述内罩体位于外罩体内侧,且可拆卸连接,所述外罩体和内罩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内壁滑动连接有内套筒,所述外套筒内部设有二号弹簧和压板,所述二号弹簧一端固定在外套筒顶部,所述二号弹簧另一端与压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内套筒上端与压板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内套筒外侧设有一号弹簧,所述外套筒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号固定板,所述内套筒下端固定连接有二号固定板。该军用飞机复合材料整流罩通过设有减震装置,能够实现军用飞机发动机的多维减震功能,减低了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的震动效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军用飞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军用飞机复合材料整流罩。
背景技术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的总称。是航空兵的主要技术装备。主要包括:歼击机、轰炸机、歼击轰炸机、强击机、反潜巡逻机、武装直升机、侦察机、预警机、电子对抗飞机、炮兵侦察校射飞机、水上飞机、军用运输机、空中加油机和教练机等。飞机最初用于军事主要是遂行侦察任务,偶尔也用于轰炸地面目标和攻击空中敌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专门为执行某种任务而研制的军用飞机,例如主要用于空战的歼击机,专门用于突击地面目标的轰炸机和用于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的强击机,而整流罩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像摩托车、汽车、火车,甚至电动车上都有整流罩的影子,军用飞机整流罩最直接的作用是保护里面的设备和各种装置,而做成流线型无非就是为了减低阻力,。
现有的军用飞机整流罩在使用时由于发动机工作产生较大的震动,从而使得整流罩发生一定程度的抖动,严重影响了整流罩中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发动机工作时,产生较大的噪音,对机舱内部造成一定的噪音污染,并且当整流罩内部发生火灾时,火势顺着整流罩蔓延,对飞机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军用飞机复合材料整流罩,以解决现有的军用飞机整流罩在使用时由于发动机工作产生较大的震动,从而使得整流罩发生一定程度的抖动,严重影响了整流罩中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发动机工作时,产生较大的噪音,对机舱内部造成一定的噪音污染,并且当整流罩内部发生火灾时,火势顺着整流罩蔓延,对飞机造成损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军用飞机复合材料整流罩,包括外罩体和内罩体,所述内罩体位于外罩体内侧,且可拆卸连接,所述外罩体和内罩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内壁滑动连接有内套筒,所述外套筒内部设有二号弹簧和压板,所述二号弹簧一端固定在外套筒顶部,所述二号弹簧另一端与压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内套筒上端与压板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内套筒外侧设有一号弹簧,所述外套筒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号固定板,所述内套筒下端固定连接有二号固定板,所述外罩体与内罩体之间设有消音棉。
优选的,所述内罩体表面设置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内罩体内侧设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内侧设置有连接块。
优选的,所述外罩体上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表面设有装配孔。
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具体数量设置有四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四组减震装置,能够实现军用飞机发动机的多维减震功能,减低了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的震动效应,避免发动机在工作时造成整流罩共振现象发生,提高了军用飞机整流罩的稳定性,而且有效的对整流罩内部的零部件进行保护。
2、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消音棉,消音棉可以有效的降低飞机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降低了对机舱内部的噪音污染,并且在内罩体一侧设有防护层,防火层可以有效的避免整流罩内部发生火灾,提高了整流罩的安全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俊鸽,未经郭俊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71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