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海真菌3A00421及其发酵化合物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366810.9 | 申请日: | 2017-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50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杨献文;牛四文;夏金梅;谢春兰;骆祝华;李增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17/14;C12P17/06;C12P17/04;C12P7/42;C12P7/26;C12P7/02;A61K31/421;A61K31/12;A61K31/343;A61K31/192;A61K31/366;A61K31/235;A61K31/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郝文婷;王家鸣 |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深海 真菌 a00421 及其 发酵 化合物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深海真菌Graphostroma sp.3A00421及其发酵化合物的应用。本发明深海真菌Graphostroma sp.3A00421,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7637,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为2017年10月30日。本发明深海真菌Graphostroma sp.3A00421的发酵化合物具有抗过敏和抗炎活性,可用于制备抗过敏药物或抗炎药物。本发明不仅为研发抗过敏及抗炎药物提供了新化合物来源,对我国海洋药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促进深海微生物资源的有效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真菌提取化合物的应用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深海真菌Graphostroma sp.3A00421及其发酵化合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食物过敏,是指某些人在吃了某种食物之后,引起身体某一组织、某一器官甚至全身的强烈反应,以致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食物过敏在过去几十年内其发病率逐渐增加,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威胁。食物过敏反应主要是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E,IgE)介导的,而这种过敏反应通常伴随着特异型免疫球蛋白IgE含量的提高。
目前还未有抑制致敏食物抗原的活性药物,当前治疗食物过敏的方案只有避免接触过敏原或进行脱敏疗法。采用膳食干预法应对食物过敏,会对人体的营养摄入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使用抗组胺类药物或激素类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等副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寻找新型抗食物过敏活性化合物尤为重要。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内外环境中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产生的防御反应,典型的炎症反应有红、肿、热、痛等多种临床症状,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病理反应。炎症反应既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又是许多疾病发生及发展的基础。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参与人体感染、肿瘤、心脑血管、神经退行性、过敏性疾病等许多重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炎症是临床常见的病理症状,抗炎药物是仅次于抗感染药物的第二大类临床药物。临床上应用的抗炎药物主要有甾体类抗炎药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由于现有的化学合成抗炎药物尚具有无法避免的不良反应,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开发新型抗炎药物也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天然化合物是创新药物研究的重要源泉,从1981年到2014年共三十多年的时间里通过批准的小分子药物中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所占比例高达65%。对陆地微生物持续五十多年的集中研究和开发导致陆地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发现的重复率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海洋微生物来源的次级代谢产物正迅速成为药物研发的新源泉。目前已有多种海洋微生物来源的次级代谢产物被开发成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
由于炎症过程也是过敏性疾病的重要疾病过程,将抗过敏活性与抗炎活性结合考察,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发现具有抗食物过敏及抗炎活性的天然产物,对海洋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深海Graphostroma属真菌Graphostroma sp.3A00421及其经发酵提取得到发酵化合物在制备抗过敏及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深海真菌Graphostroma sp.3A00421,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7637,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为2017年10月30日。
本发明深海真菌Graphostroma sp.3A00421的发酵化合物可用于制备抗过敏药物或抗炎药物。
本发明深海真菌Graphostroma sp.3A00421的发酵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I)~式(XXV)所示,其中,式(I)~式(XVII)为聚酮类化合物,式(XVIII)~式(XXV)为愈创木烷倍半萜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68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白桦茸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株产漆酶的二年残孔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