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366224.4 | 申请日: | 2017-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6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冈田正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N5/235 | 分类号: | H04N5/2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魏启学律师事务所 11398 | 代理人: | 魏启学 |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设备 及其 控制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用于每隔所设置的拍摄间隔进行自动摄像的间隔拍摄模式中,基于与拍摄间隔相关的信息来确定包括快门速度和拍摄感光度的曝光设置。具体地,通过在所述拍摄间隔是比第一拍摄间隔长的第二拍摄间隔的情况下使低快门速度优先于高拍摄感光度来确定曝光设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具有用于每预定时间量间歇地进行自动摄像的功能(间隔拍摄功能)的摄像设备和电子装置正在增加,并且变得易于使用。可以容易地获取用于通过使用由间隔拍摄所获得的多个静止图像来生成具有缩短时间的效果的运动图像的软件,并且在因特网上已经上传了各种这样的运动图像。通过使用间隔拍摄所获得的静止图像而生成的这样的运动图像被称为延时运动图像或间隔运动图像等(以下称为延时运动图像)。
作为用于辅助间隔拍摄的功能,日本特开2015-179971(D1)记载了通过根据间隔拍摄时的快门速度和拍摄间隔中的一者的设置值而限制另一者的可设置范围来避免具有间隔拍摄失败的可能性的设置。D1还记载了根据拍摄模式或拍摄场景来限制拍摄间隔或快门速度的可设置范围。
D1的目标主要在于确定拍摄间隔和快门速度的设置范围以使得可以预留处理所拍摄图像所需的时间量,并且不特别考虑诸如拍摄感光度等的与时间相关的其它拍摄参数。
所拍摄图像的噪声量根据拍摄感光度而不同,但是D1没有记载与如何在可被设置用于拍摄间隔的快门速度的范围内确定最终的快门速度和拍摄感光度有关的任何内容。因此,利用D1中记载的结构,不能抑制由于设置了过高的快门速度和拍摄感光度而造成的噪声的增加,相反,不能抑制由于快门速度和拍摄感光度太低而造成的运动模糊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至少减轻了传统技术的这种问题。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抑制每预定拍摄间隔所自动拍摄的图像中的噪声和运动模糊的增加的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其具有用于每隔所设置的拍摄间隔来间歇地进行自动摄像的间隔拍摄模式,所述摄像设备包括:曝光控制部件,用于根据被摄体亮度来确定包括快门速度和拍摄感光度的曝光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光控制部件基于与所述拍摄间隔相关的信息,来确定针对所述间隔拍摄模式中的各次间歇拍摄的曝光设置,以及所述曝光控制部件基于与所述拍摄间隔相关的信息,来确定在所述拍摄间隔是比第一拍摄间隔长的第二拍摄间隔的情况下相对于较高的拍摄感光度而优先设置较低的快门速度的曝光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其具有用于每隔所设置的拍摄间隔来间歇地进行自动摄像的间隔拍摄模式,所述摄像设备包括:曝光控制部件,用于根据被摄体亮度来确定包括快门速度和拍摄感光度的曝光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光控制部件基于与所述拍摄间隔相关的信息,通过在被摄体的预期变化或运动增大时使较高的快门速度优先于较低的拍摄感光度,来确定所述间隔拍摄模式中的每次拍摄时的曝光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摄像设备具有用于每隔所设置的拍摄间隔来间歇地进行自动摄像的间隔拍摄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与所述拍摄间隔相关的信息,来确定针对所述间隔拍摄模式中的各次间歇拍摄的曝光设置,其中,所述曝光设置包括快门速度和拍摄感光度,以及基于与所述拍摄间隔相关的信息来确定所述曝光设置,使得在所述拍摄间隔是比第一拍摄间隔长的第二拍摄间隔的情况下相对于较高的拍摄感光度而优先设置较低的快门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摄像设备具有用于每隔所设置的拍摄间隔来间歇地进行自动摄像的间隔拍摄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与所述拍摄间隔相关的信息,通过在被摄体的预期变化或运动增大时使较高的快门速度优先于较低的拍摄感光度,来确定所述间隔拍摄模式中的每次拍摄时的包括快门速度和拍摄感光度的曝光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62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