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分叉处血管病变的可降解支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6202.8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5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祁勇翔;罗雷;霍勇;聂芳芳;唐乃杰;缪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脉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6 | 分类号: | A61F2/06;A61F2/958;A61F2/954;A61F2/91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囊 可降解支架 主体支撑部 分支血管 主干血管 血管病变 分叉处 分支部 主干部 贴紧 外扩 异形 支架 手术过程 塑性变形 网孔结构 血流冲击 支撑主体 姿态矫正 中支架 延伸 移位 锚定 血流 支撑 紧贴 病变 阻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叉处血管病变的可降解支架系统,包括可降解支架和异形球囊,可降解支架包括主体支撑部以及设于主体支撑部、能够锚定并贴紧于主干血管与分支血管的连接处的开口外扩部;异形球囊包括:沿主干血管延伸、且设于主体支撑部内侧、用以支撑主体支撑部外扩以实现主体支撑部贴紧主干血管的球囊主干部;与球囊主干部相连、且设于开口外扩部内侧的球囊分支部;球囊分支部沿分支血管延伸,且能够支撑开口外扩部外扩。上述可降解支架系统,通过开口外扩部发生塑性变形,紧贴分支血管壁,避免了网孔结构对分支血管处血流的阻碍,避免了长期血流冲击下的支架移位,起到复杂病变下的支架姿态矫正作用,提高了手术过程中支架定位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分叉处血管病变的可降解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一大死因。目前,针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使用药物的基础治疗、进行冠脉搭桥的手术治疗、通过置入冠脉支架等从而解除冠脉狭窄的介入治疗。上述几种治疗方法在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各自仍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
其中,冠脉支架植入术是将支架系统通过穿刺介入的方式输送到目标区域,球囊扩张释放支架,撑开狭窄病变血管,恢复血供,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支架主要分为金属支架和可降解支架。金属支架可以强力撑开病变血管,缓解症状,但其永久植入人体,需要长期服用双抗和抗免疫药物,患者机体和经济负担较重。同时,金属支架长期的通畅率较低,远期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可降解支架植入人体后,能撑开病变血管,并通过内皮细胞生长包覆支架,支架随后逐渐降解,血管恢复原始解剖学形态,进而远期恢复血管收缩舒张功能。
然而,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可降解支架主要运用于直段血管,针对分叉病变时,多网孔结构会阻碍分支血管的血流,形成局部湍流,造成分支血管狭窄或闭塞;传统可降解支架随着时间推移,对血管壁的支撑力逐渐降低,在长期血流冲击下会发生迁移;在处理复杂病变时,传统可降解支架的释放位置会出现偏差,影响管腔通畅率。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可降解支架在治疗分叉病变时,阻碍分支血管的血流、长期血流冲击下迁移、复杂病变下释放精确度偏差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分叉处血管病变的可降解支架系统,可以解决现有可降解支架植入人体后,阻碍分支血管血流、长期血流冲击下可降解支架迁移以及在复杂病变下释放精度偏差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分叉处血管病变的可降解支架系统,包括可降解支架和异形球囊,
所述可降解支架包括:
沿主干血管延伸、用以放置于主干血管中的主体支撑部;
设于所述主体支撑部、能够锚定并贴紧于主干血管与分支血管的连接处的开口外扩部;
所述异形球囊包括:
沿主干血管延伸、且设于所述主体支撑部内侧、用以支撑所述主体支撑部外扩以实现所述主体支撑部贴紧主干血管的球囊主干部;
与所述球囊主干部相连、且设于所述开口外扩部内侧的球囊分支部;所述球囊分支部沿分支血管延伸,且能够支撑所述开口外扩部外扩,以实现所述开口外扩部锚定并贴紧于主干血管与分支血管的连接处。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分叉处血管病变的可降解支架系统,采用球囊分支部对开口外扩部进行塑形扩张,避免了多网孔结构对分支血管血流的阻碍;开口外扩部固定在分支血管壁中,起到了锚定的作用,避免了在长期血流冲击下可降解支架的迁移;针对复杂病变扩张时,处于分支血管中的开口外扩部能起到对可降解支架的姿态矫正的作用,提高了释放精确度。
优选地,所述开口外扩部具体为多个均匀分布于所述主体支撑部开口四周的锚定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脉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脉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62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兽医清创器
- 下一篇:防短缩覆膜支架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