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挂式空铁的站内停靠稳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5977.3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6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鑫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空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3/00 | 分类号: | B61B3/00;B61B1/02;B61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宋宝库;杨晓莉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成***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式 固定装置 稳定装置 车站 侧向固定 空间资源 有效地减少 交通设备 卡槽限位 槽限位 停靠站 占用 | ||
本发明属于交通设备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悬挂式空铁的站内停靠站内停靠稳定装置。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对悬挂式空铁和悬挂式空铁车站进行侧向固定的卡槽限位装置浪费空间资源的问题。本发明的稳定装置设置包括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设置在悬挂式空铁或悬挂式空铁车站上,第二固定装置设置在悬挂式空铁和悬挂式空铁车站中的另一个上,当悬挂式空铁进入悬挂式空铁车站内时,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能够连接在一起,并因此对悬挂式空铁进行侧向固定。因此,本发明的悬挂式空铁的站内停靠稳定装置与现有技术中的卡槽限位装置相比,不仅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且还有效地减少了空间的占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设备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悬挂式空铁的站内停靠稳定装置。
背景技术
悬挂式空铁车站与停靠的空铁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码头与船的关系。为了防止空铁在进站后上下乘客或装卸货物时发生晃动,必须使用物理限位装置固定车体,使车体完全稳定后才能打开车门。目前国内外的普遍作法是在车站内设置卡槽限位装置(如附图1所示),当空铁驶入车站内时,车体底部的限位机构会滑入卡槽限位装置内,以便防止车体发生左右晃动。通常卡槽限位装置的长度与车站的长度基本一致。
但是,上述卡槽限位装置存在有以下问题:1、由于卡槽限位装置的长度与车站的长度基本一致,导致车站的建筑材料、占用空间资源和建设成本都较高。2、卡槽限位装置的运营、保养和检修成本较高。3、由于空铁进站时受卡槽限位装置的物理作用,导致车体的底板受到侧向冲击,产生震动和噪音,影响旅客的乘坐舒适感和车体的使用寿命。4、为了使空铁底部的限位机构能够顺利地滑进卡槽限位装置内,空铁进站前需要提前减速,不利于空铁的全线提速。5、工作人员和非工作人员容易进入卡槽限位装置区域,引发安全事故。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站内停靠稳定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对悬挂式空铁和悬挂式空铁车站进行侧向固定的卡槽限位装置浪费空间资源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挂式空铁的站内停靠稳定装置,所述站内停靠稳定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固定装置、一个或多个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分别设置于悬挂式空铁和悬挂式空铁车站的相邻侧;或者所述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分别设置于悬挂式空铁车站和悬挂式空铁的相邻侧;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相互配合以对所述悬挂式空铁进行侧向固定。
在上述站内停靠稳定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中的一个为主动固定装置,另一个为被动固定装置;所述主动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部件,所述被动固定装置包括第二固定部件;所述第一固定部件通过驱动力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建立连接以对所述悬挂式空铁进行侧向固定。
在上述站内停靠稳定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主动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固定连接。
在上述站内停靠稳定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为机械臂,所述第一固定部件设置在所述机械臂的自由端。
在上述站内停靠稳定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件是机械手或钩子。
在上述站内停靠稳定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为能够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匹配连接的固定栓或卡槽。
在上述站内停靠稳定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为第一电磁体,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为第一电磁体驱动电路。
在上述站内停靠稳定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为与所述第一电磁体相配合的第二电磁体,所述第一电磁体和所述第二电磁体工作时产生相互吸力以对所述悬挂式空铁进行侧向固定。
在上述站内停靠稳定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电磁体和/或所述第二电磁体为电磁吸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空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空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59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停车上下客的轨道交通运输系统
- 下一篇:一种小型观光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