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竹笋栽培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5914.8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0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杜星;胡静;姜冬梅;李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溪静星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笋 栽培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笋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雷竹笋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雷竹,又名雷公竹,雷竹笋因其粗纤维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而列为上等环保绿色蔬菜。同时,其根系发达,保持水土作用明显,高效集约经营雷竹,前景广阔。在清流栽培几年,无论是在荒坡,山地及溪边,房前屋后栽培,均表现良好。雷竹是优良的笋用竹种,是名符其实的山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雷竹发展雷竹既可以为城市提供营养丰富、鲜嫩美味的无公害蔬菜,又可以美化环境,绿化荒山荒坡,防上水土流失,保护农田水库,实现三大效益完美结合。雷竹的生态经营就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水、热、光等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及其他资源,进一步提高雷竹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并改造和影响周围的环境,使之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雷竹笋的栽培方法,提高雷竹笋的产量,增加栽培户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雷竹笋栽培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雷竹笋基地,选择背风向阳的南坡或东南坡,坡度小、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乌沙土或沙质壤土,土层厚度在80cm以上,地下水位在1m以下;
(2)整理地基和确定竹苗株间距:将选好的基地在冬季深翻全垦,垦地深度为20~30cm,按照长2m×宽2m划分方格,在每一方格中心挖一个土穴,每亩栽种竹80~100株;
(3)选择竹苗,选择1~2年生长健壮、分枝较低、竹竿正直且无病虫害的幼龄竹作为母竹,移植时留“来鞭”30~45cm,“去鞭”50~70cm,留4~5层分枝砍梢;
(4)挖土穴灌基肥:在经过整理的基地上挖土穴,按行株距5m×10m挖穴定植,土穴长1m×宽1m,深度为50cm,穴内先填一层表土,施入绿肥、有机肥作基肥,再盖一层土;
(5)栽培竹苗,在11月~翌年2月栽植,采用整株移植,将种竹植入,竹鞭放平,再盖上土压实,将土盖在竹鞭上30cm~38cm处,再在土上盖有机物以保温;
(6)施肥,根据雷竹笋不同的生长时期施不同的肥料,春施长笋肥,夏施发鞭肥,秋施发芽肥,冬施发笋肥;
(7)病虫防害,做好防治蚜虫、介壳虫、竹螟、煤烟病和丛枝病的工作。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将选好的基地在冬季深翻全垦,垦地深度为25cm。
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栽培竹苗,在11月~翌年2月栽植,采用整株移植,将种竹植入,竹鞭放平,再盖上土压实,将土盖在竹鞭上35cm处。
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在土上盖的有机物为枯叶或稻草。
进一步,有机物的厚度为10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雷竹笋栽培方法,具体包括步骤:选择背风向阳的南坡或东南坡,坡度小、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乌沙土或沙质壤土,土层厚度在80cm以上,地下水位在1m以下,选择临近水源、无污染、交通方便的地区;整理地基和确定竹苗株间距;选择1~2年生长健壮、分枝较低、竹竿正直且无病虫害的幼龄竹作为母竹;挖土穴灌基肥;在11月~翌年2月栽植,采用整株移植,将种竹植入;施肥以及对病虫害的防治。对基地的严格选择,竹苗株的间距的控制,精心挑选竹苗,栽培、施肥,采用本方法栽培雷竹笋,可以提高20%雷竹笋的产量,并且管理方便,提高雷竹笋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雷竹笋栽培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雷竹笋基地,宜选择背风向阳的南坡或东南坡,坡度小、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乌沙土或沙质壤土,要求土层厚度在80cm以上,地下水位在1m以下为宜。
②交通方便。因为竹笋含水量高,体积大,容易变质腐烂,是一种不耐贮藏运输的新鲜蔬菜;而且笋用雷竹林经营集约度高,因此,需要有比较方便的交通条件,才能保证竹笋质量,降低生产成本。③临近水源。临近水源,以便孕笋期、笋期进行灌溉,提高竹笋产量。④防止污染。竹笋作为一种蔬菜,栽培经营时应保证其食品卫生质量。要远离有污染的地区,避免灌溉水中重金属离子超标。
(2)整理地基和确定竹苗株间距:将选好的基地在冬季深翻全垦,垦地深度为20~30cm,按照长2m×宽2m划分方格,在每一方格中心挖一个土穴,每亩栽种竹80~100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溪静星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贵溪静星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59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