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视化地铁车站及区间液化上浮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5908.2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9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西文;冯现大;扈萍;刘燕;刘俊岩;孙博文;和禹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车站 模型箱 上浮 数据采集系统 工业相机 加载系统 试验装置 液化土层 可视化 液化 非液化土层 底部连接 地铁结构 地震液化 实时监测 试验数据 有效研究 震动信息 饱和性 土层 传输 震动 拍摄 响应 | ||
1.一种可视化地铁车站及区间液化上浮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箱、工业相机和数据采集系统,模型箱的内部具有非液化土层和液化土层,液化土层的上部设置地铁车站;模型箱的底部连接加载系统,通过加载系统模拟地铁车站的震动过程,工业相机将拍摄到的实时震动信息传输至数据采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地铁车站及区间液化上浮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非液化土层和液化土层中设有加速度传感器和多个孔压传感器,地铁车站上安装位移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地铁车站及区间液化上浮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孔压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数据采集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地铁车站及区间液化上浮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箱的底部通过底座与振动台固定连接,所述振动台与加载系统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地铁车站及区间液化上浮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箱与工业相机相对一侧设置有机玻璃面,有机玻璃面上设有网格线;工业相机的拍摄方向垂直于有机玻璃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地铁车站及区间液化上浮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箱的顶部具有吊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地铁车站及区间液化上浮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车站采用有机玻璃制成,地铁车站的外侧为有机玻璃制成的地铁区间,所述地铁车站上设有多个贴附应变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地铁车站及区间液化上浮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箱的顶部设有入水口,模型箱的底部设有出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可视化地铁车站及区间液化上浮的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清洗模型箱、地铁车站和地铁区间,在地铁车站和地铁区间上涂覆易于工业相机识别的颜色;
步骤(2)将模型箱固定在振动台上,并将应变片贴在地铁车站和地铁区间相应位置;
步骤(3)制备非液化土层和液化土层;
步骤(4)将加速度传感器、孔压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系统连接,并调试待用;
步骤(5)静置24小时;
步骤(6)架设工业相机,调整拍摄角度;将工业相机与数据采集系统连接并调试;
步骤(7)打开工业相机,启用数据采集系统,启动加载系统,输入地震波时程,进行地震动试验;
步骤(8)试验结束,关闭加载系统及数据采集系统,保存数据;
步骤(9)通过模型箱底部出水口放水,清理试验现场;
步骤(10)对数据进行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视化地铁车站及区间液化上浮的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首先向模型箱内加水,让水面达到设定高度,然后向模型箱撒入不可液化黏性土制备非液化土层;继续用砂雨法制备液化土层,达到设定高度时,将地铁车站模型和地铁区间模型放入模型箱,继续撒入砂土达到预定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59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绵城市设计的车库顶板防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