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物幼嫩根系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5641.7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6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彭丽;于立尧;姚琪;张亚琪;牛庆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庄文莉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物 幼嫩 根系 石蜡 切片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作物幼嫩根系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选材;微波固定;染色;微波脱水;微波透明;微波浸蜡;包埋;修块;粘固;切片、展片和烤片;脱蜡;封片和干固;其中,所述微波固定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操作:将植物组织置于固定液中,在75℃下水浴的同时进行解冻档条件下的微波处理,3min后,更换至少两次固定液,每次更换后均在75℃下水浴的同时进行解冻档条件下的微波处理2min。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实现了快速石蜡切片的制作。传统石蜡切片方法完整切片的制作需要约6~7天,而本发明所需时间为3天,在保证制片效果的基础上节约了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物幼嫩根系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属于植物样本组织石蜡切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蜡切片技术是显微技术上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起始于18世纪,1869年为Klebs所引用。此法是将材料包埋在石蜡中,然后连同石蜡在切片机上一同进行切片,所以称为石蜡切片法。最初的石蜡切片法,切片材料仅仅是为石蜡所包围,并非为石蜡所渗透。直到1882年Bourne发表一篇关于石蜡包埋技术的报告之后,石蜡包埋法才被广泛地采用,在植物细胞、组织研究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在今后仍将作为一项常规技术而发挥作用。
传统石蜡切片方法包括取材、固定(用时12~24h)、脱水(共9个步骤,耗时11h)、透明(共4个步骤,耗时4~16h)、浸蜡(16~24h)、包埋、修块、切片、展片、烤片、脱蜡(50min)、复水、染色、脱水、透明(共22个步骤,耗时3.5~14h)、封片、干固。传统石蜡切片法步骤繁琐,若中间有一步不慎出错都会影响制片效果;制片周期长,制片效率低。另外传统石蜡切片用二甲苯、丙酮等有机试剂较多,严重危害了制片者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关于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进已有很多研究。周东华介绍了一种微波水浴辐射快速石蜡切片法,在术中病理诊断取得满意的效果。魏欣悦等人用微波快速石蜡切片法观察水稻叶片组织,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大幅缩短处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姜福建等人对植物组织石蜡切片包埋、修蜡过程进行改进,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修出的蜡块工整一致,同时对后面的切片过程无任何影响。但针对作物幼嫩根系快速石蜡切片法尚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作物幼嫩根系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作物幼嫩根系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选材;
微波固定;
染色;
微波脱水;
微波透明;
微波浸蜡;
包埋;
修块;
粘固;
切片、展片和烤片;
脱蜡;
封片和干固;
其中,所述微波固定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操作:
将植物组织置于固定液中,在75℃下水浴的同时进行解冻档条件下的微波处理,3min后,更换至少两次固定液,每次更换后均在75℃下水浴的同时进行解冻档条件下的微波处理2min。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染色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操作:
用番红溶液染色后,分别依次用不同体积浓度的乙醇溶液进行脱色,再用固绿溶液复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番红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所述固绿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56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