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殖鱼塘清淤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5403.6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63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朱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青橄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F3/90;E02F3/92;E02F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殖 鱼塘 清淤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养殖鱼塘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1)和车轮(2);所述车轮(2)安装在车身(1)两侧;所述车轮(2)包括第一车轮(21)和第二车轮(22);所述第一车轮(21)安装在清淤装置行进方向的左侧,所述第二车轮(22)安装在清淤装置行进方向的右侧;所述车轮(2)上安装有气囊(3);所述气囊(3)包括第一气囊(31)和第二气囊(32);所述第一气囊(31)安装在第一车轮(21)上,所述第二气囊(32)安装在第二车轮(22)上;所述车身(1)内设置有第一气泵和第二气泵;所述第一气囊(31)通过第一输气管与第一气泵连通,所述第二气囊(32)通过第二输气管与第二气泵连通;
所述车身(1)前端安装有吸污装置(7);包括吸污装置(7)包括吸污长管(71)和第一送污管(72);所述第一送污管(72)进口端连通吸污长管(71)长度方向中心位置;所述第一送污管(72)出口端位于车身(1)内部;所述吸污长管(71)长度方向与车身(1)宽度方向相同;所述吸污长管(71)背对车身(1)一侧开设有若干吸污孔;所述吸污长管(71)长度方向两端封闭;
所述车身(1)内部设置有中转装置(8);所述中转装置(8)包括第二送污管(81)和旋转接头(82);所述旋转接头(82)两端分别连通第一送污管(72)和第二送污管(81);所述旋转接头(82)包括第一接管(821)、第二接管(822)和转轴(823);所述第一接管(821)、第二接管(822)和转轴(823)在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一接管(821)和第二接管(822)关于转轴(823)对称并绕转轴(823)转动;所述第一接管(821)与第一送污管(72)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接管(822)与第二送污管(81)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接管(821)、第二接管(822)、第一送污管(72)出口端和第二送污管(81)进口端相互平行设置且管径相等;所述中转装置(8)还包括导轨盘(83);所述导轨盘(83)的盘面垂直于第一接管(821)长度方向;所述导轨盘(83)中心与转轴(823)中心对应设置;所述导轨盘(83)上设有第一通孔(831)和第二通孔(832);所述第一通孔(831)与第一接管(821)嵌套配合,所述第二通孔(832)与第二接管(822)嵌套配合;所述导轨盘(83)背向旋转接头(82)一侧开设有环形滑轨(833);所述环形滑轨(833)的宽度与第一通孔(831)直径相等;所述环形滑轨(833)中心与导轨盘(83)中心重合;所述环形滑轨(833)半径与第一通孔(831)到导轨盘(83)中心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送污管(72)和第二送污管(81)与环形滑轨(833)底部接触;
所述旋转接头(82)还包括转接管(824);所述转接管(824)为U型管;所述转接管(824)的对称轴与转轴(823)对称轴重合;所述转轴(823)安装在转接管(824)上;所述转接管(824)两端分别与第一接管(821)和第二接管(822)连通;所述转接管(824)的两侧弯道处设有固定圈(825);所述固定圈(825)轮廓线垂直于水流方向;所述固定圈(825)上设有金属薄片(8251);所述金属薄片(8251)长度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所述金属薄片(8251)的厚度从中心向两侧逐渐变小,侧面投影为菱形;所述金属薄片(8251)两侧薄边关于固定圈(825)对称设置;所述金属薄片(8251)成排安装在固定圈(825)上;相邻所述金属薄片(8251)厚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鱼塘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3)为环形;所述气囊(3)镶嵌在车轮(2)内表面一侧的宽度中心位置;所述车轮(2)两侧边缘向内侧弯曲;所述车轮(2)的轮毂由若干辐条(23)构成;相邻所述辐条(23)之间间隔均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鱼塘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底部设有滑行板(4);所述滑行板(4)位于车轮(2)前方;所述滑行板(4)与车身(1)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滑行板(4)的前后两端向上翘起;所述滑行板(4)底部沿车身(1)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相互间隔的凹槽;所述滑行板(4)前后翻转调整倾斜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青橄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青橄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540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藻与污泥回收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淤泥行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