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导电缆绝热管的无线加热电源组件和无线加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4786.5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7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韩云武;黄逸佳;陈志越;喻志广;张大义;张智勇;张喜泽;田祥;陆小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国际超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02 | 分类号: | H05B6/02;H05B6/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夏怡珺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导 电缆 绝热 无线 加热 电源 组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导电缆绝热管的无线加热电源组件和无线加热方法,超导电缆绝热管包括内管和套设于内管外部的外管,内管和外管之间为真空夹层,真空夹层中设有吸附层,吸附层中设有吸附件,吸附件为受热激活;外管上设有向外突出的凸起腔,凸起腔与真空夹层连通;无线加热电源组件包括:次级线圈设置于凸起腔中;加热元件设置于吸附层内部或者套在吸附层的外部,且与次级线圈连接;导磁套,用于套在凸起腔的外部,导磁套的内部设有与次级线圈相应的初级线圈,初级线圈连接电源。本发明采用无线连接的方式实现了对加热元件电加热;无需拆卸或破坏超导电缆绝热管,能够实现在线激活吸附件,提高了超导电缆绝热管的真空寿命,简化了维护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热低温容器的吸附件激活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导电缆绝热管的无线加热电源组件和无线加热方法。
背景技术
超导电缆绝热管是双层管件,双层管件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和外管之间为真空夹层。超导电缆绝热管的绝热性能由真空夹层的真空度所决定。在超导电缆绝热管制作完成并抽完真空后,由于超导电缆绝热管自身材料会放出气体等因素,其真空度会随着时间逐渐衰减,从而导致绝热性能不断退化。所以一般超导电缆绝热管的真空夹层中都设有吸附件,吸附件一般为受热激活,激活后的吸附件能够吸附气体。现有的使用吸附件的方式为:将激活后的吸附件安装到超导电缆绝热管中,直接对超导电缆绝热管中气体进行吸附。采用现有的使用吸附件的方式,激活后的吸附件配合抽真空设备,使超导电缆绝热管在使用前的真空度保持达到要求,虽然在超导电缆绝热管使用过程中,吸附件还是能够吸收一定的气体,但是超导电缆绝热管中的吸附件的吸附能力会很快达到饱和状态,吸附能力会逐渐减小,最终失效,这就导致了导电缆绝热管的真空寿命很短。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超导电缆绝热管的无线加热电源组件和无线加热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导电缆绝热管的无线加热电源组件,超导电缆绝热管包括内管和套设于所述内管外部的外管,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为真空夹层,所述真空夹层中设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中设有吸附件,所述吸附件为受热激活;所述外管上设有向外突出的凸起腔,所述凸起腔与所述真空夹层连通;无线加热电源组件包括:次级线圈,设置于所述凸起腔中;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吸附层内部或者套在所述吸附层的外部,且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次级线圈连接;导磁套,用于套在所述凸起腔的外部,所述导磁套的内部设有与所述次级线圈相应的初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连接电源。
优选地,所述加热元件为电阻丝。
优选地,所述吸附件为活性炭。
优选地,所述次级线圈中设有导磁条。
优选地,所述真空夹层中还设有防辐射绝热层,所述防辐射绝热层包覆于所述吸附层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真空夹层中还设有耐热绝热层,所述耐热绝热层包覆于所述内管的外部,所述吸附层包覆于所述耐热绝热层的外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超导电缆绝热管的无线加热方法,采用所述的超导电缆绝热管的无线加热电源组件,超导电缆绝热管中所装入的吸附件未被激活,若所述吸附件要对投入使用后的超导电缆绝热管的真空夹层中的气体进行吸附,则将导磁套套在凸起腔的外部,所述导磁套中的所述初级线圈产生磁场,磁场穿透所述次级线圈,在所述次级线圈中产生感生电流,感生电流通过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温度升高,所述加热元件的热量激活所述吸附件,使所述吸附件对所述真空夹层中的气体进行吸附。
优选地,所述真空夹层中还设有耐热绝热层,所述耐热绝热层包覆于所述内管的外部,所述吸附层包覆于所述耐热绝热层的外部;所述耐热绝热层的耐热温度大于所述吸附件的激活温度。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超导电缆绝热管的无线加热电源组件和无线加热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国际超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国际超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47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