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4469.3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9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蔡尧钧;庄铭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章侃铱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 ||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开口、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多个第一栅极线、多个第二栅极线及多个第三栅极线。基板具有显示区、第一周边区及第二周边区。开口位于显示区。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位于第一周边区。第二栅极驱动电路位于第二周边区。第一栅极线位于开口与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之间。第二栅极线位于开口与第二栅极驱动电路之间。第三栅极线位于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与第二栅极驱动电路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开口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在现在,智能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并且在不增加手机体积的前提之外,多手机大厂都采用窄边框或超窄边框的高分辨率显示面板,以提高显示部分占比,进而使显示部分加大,其中显示占比整体上至少超过80%以上,俨然已成为手机标准配备的主流趋势。然而,受限于手机上的声光元件(如镜头、扬声器等),限制了矩形的显示面板的可占比。于是,具有开口的显示面板被开发,以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可占比。然而,由于开口部分无法配置线路,因此具有开口的显示面板需要一种新的布局方式,以使显示面板上像素可以正常驱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可使开口附近的像素不会被挤压,进而避免影响了这些像素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开口、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多个第一栅极线、多个第二栅极线及多个第三栅极线。基板具有显示区、第一周边区及第二周边区,其中第一周边区位于显示区的第一侧,第二周边区位于显示区相对于第一侧的第二侧。开口位于显示区。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位于第一周边区。第二栅极驱动电路位于第二周边区。第一栅极线位于开口与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之间,与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电性连接,且与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电性绝缘。第二栅极线位于开口与第二栅极驱动电路之间,与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电性连接,且与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电性绝缘。第三栅极线位于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与第二栅极驱动电路之间,各个第三栅极线与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及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的至少其一电性连接。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第一栅极线及第二栅极线分别电性连接至第一栅极电路及第二栅极电路,因此不需要额外的走线(或导线),亦即不会挤压开口附近的像素,进而避免影响了像素的显示效果。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系统示意图。
图2A至图2D分别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波形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系统示意图。
图4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系统示意图。
图5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系统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300、400:显示面板
101:基板
AA:显示区
F11~F16、F21~F26:扇出线
GD1、GD1a:第一栅极驱动电路
GD2、GD2a:第二栅极驱动电路
LG11~LG13、LG11a~LG13a、LG11b~LG13b:第一栅极线
LG21~LG23、LG21a~LG23a、LG21b~LG23b:第二栅极线
LG31~LG36、LG31a、LG32a:第三栅极线
OP1、OP2、OP3:开口
PH1:第一周边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44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