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模式的翠绿宝石医用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4327.7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4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程庭清;江海河;吴先友;王礼;邢廷伦;胡舒武;崔庆哲;魏蒙恩;熊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S3/00 | 分类号: | H01S3/00;H01S3/115;H01S3/3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式 翠绿 宝石 医用 激光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式的翠绿宝石医用激光器,包括激光发生器、激光放大器、受激布里渊散射SBS的脉宽压缩装置和SBS脉宽压缩转换装置,其中激光发生器基于翠绿宝石激光晶体棒构建而成并可调Q;激光放大器亦基于翠绿宝石激光晶体棒构建而成;受激布里渊散射SBS的脉宽压缩装置基于偏振片、1/4波片、SBS放大池和SBS产生池构建而成;SBS脉宽压缩转换装置包括可转动的刷片,刷片中两对称通孔其中一个为通光孔、另一个嵌入0度全反射镜。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模式的翠绿宝石医用激光器,可实现翠绿宝石医用激光器在长脉冲模式(脉宽ms级)、调Q模式(脉宽ns级)、PS模式(脉宽ps级)三种输出模式之间转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激光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多模式的翠绿宝石医用激光器。
背景技术
翠绿宝石激光(alexandrite laser、金绿宝石激光)是以激光介质Cr3+:BeAl2O4为工作物质的一种固体激光器,紫翠宝石能级具有电子振动特性, 因而激光发射波长可在700 ~818nm内调谐。我们可以设计成不同类型的激光器,获得连续,短脉冲、长脉冲、调Q、亚纳秒(百PS)、锁模等不同模式的运转。755nm波长附近的辐射截面大,可获得高能量和高峰值功率的激光输出;同时该波长能被生物组织中黑色素、血红蛋白等组织高效的吸收,是较为理想的医用激光光源。
长脉冲模式755nm的翠绿宝石激光可用于唇部、发际部位、腋部、四肢各部位的多余发毛的出除,以及鲜红斑痣的治疗,激光的脉宽一般在ms量级,激光能量密度在几十J/cm2。调Q 模式755nm翠绿宝石激光可用于太田痣、黄褐斑、光老化、色素沉着、咖啡斑、纹身、贝克痣、雀斑、脂溢性角化症、良性色素等疾病的治疗,激光脉宽在几十ns量级,激光能量密度在几个J/cm2量级。皮秒(亚纳秒,几百皮秒)模式的755nm翠绿宝石激光作用于病灶时间极短,热驰豫时间短,因而使治疗过程更精细、更安全。超高的峰值功率,强大光机械作用能够将色素颗粒击碎的更加细小,色素清除更加快速,大大缩短治疗的周期。因皮秒翠绿宝石激光激光在皮肤治疗过程中,机理清楚、疗效显著、治疗范围广、安全性高、副作用少等优点,成为近几年的美容激光市场的热点,可广泛应用于太田痣、黄褐斑、光老化、色素沉着、咖啡斑、纹身、贝克痣、雀斑、脂溢性角化症、良性色素、除皱嫩肤、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等疾病的治疗,激光脉宽在几百皮秒量级,激光能量密度在0.2-1J/cm2之间。
查阅相关文献,未见多模式(长脉冲、调Q、ps等)的翠绿宝石激光的激光器的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模式的翠绿宝石医用激光器,以实现一机多用,最大程度发挥激光器的功效,实现不同的适应症和最佳的治疗效果,最高的安全性。解决目前市场治疗机模式单一,需要购买多台设备而增加医疗成本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模式的翠绿宝石医用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发生器、激光放大器、受激布里渊散射SBS的脉宽压缩装置和SBS脉宽压缩转换装置,其中:
激光发生器基于翠绿宝石激光晶体棒构建而成并可调Q;
激光放大器亦基于翠绿宝石激光晶体棒构建而成;
受激布里渊散射SBS的脉宽压缩装置基于偏振片、1/4波片、SBS放大池和SBS产生池构建而成;
SBS脉宽压缩转换装置包括可转动的刷片,刷片中两对称位置分别设置通孔,其中一个通孔为通光孔,另一个通孔中嵌入0度全反射镜;
激光发生器产生线性偏振的P光,P光依次通过受激布里渊散射SBS的脉宽压缩装置中偏振片、1/4波片后,转换为圆偏振光并入射至SBS脉宽压缩转换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43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