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硬度增透膜的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4205.8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9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卫锋;刘勇;熊正茂;唐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州市正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115 | 分类号: | G02B1/115;G02B1/1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47000 安徽省池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透膜 成型 光学玻璃表面 第三层 第一层 高硬度 离子源 镀制 轰击 高硬度材料 玻璃镜片 成膜环境 光学镜头 镜片加工 膜层硬度 温度保持 增透效果 折射率 镀膜 划伤 膜层 清洗 | ||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头镜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硬度增透膜的成型方法,包括:(1)待镀光学玻璃表面清洗;(2)依次镀制第一层SiO2、第二层Al2O3、第三层ZrO2、第四层SiO2,在镀制的过程中不停的用离子源轰击待镀面;所述第一层SiO2的厚度为15.6~20nm;第二层Al2O3的厚度为110~150nm;第三层ZrO2的厚度为100~135nm;第四层SiO2的厚度为80~95nm;镀膜时的温度保持在130~150℃;本发明提供的增透膜的成型方法,通过在光学玻璃表面形成四层折射率不同的高硬度材料,同时,在膜层成型的过程中,结合离子源的辅助轰击及高温成膜环境,确保高增透效果的同时,有效提高该增透膜的膜层硬度,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玻璃镜片的划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头镜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硬度增透膜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众多的光学系统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镜片上能降低反射的镀膜。在很多应用领域中,增透膜是不可缺少的,否则,无法达到应用的要求。就拿一个由18块透镜组成的35mm的自动变焦的照相机来说,假定每个玻璃和空气的界面有4%的反射,没有增透的镜头光透光率为27%,镀有一层膜(剩余的反射为1.3%)的镜头光透过率为66%,镀多层膜(剩余的反射为0.5%)的为85%。
经典的单层增透膜是由一薄层MgF2构成,MgF2在510nm时的折射率为1.38,需要的膜厚为92nm,因此,在510nm波长时膜层有一个光学密度(厚度)n*d为1/4的波长,镀在加热到250~300℃的玻璃基底上的MgF2,不但牢固、稳定,并且相当方便,经济;想得到更低的反射率,最简单的方法是镀一层CeF3和一层MgF2(各为1/4的光学厚度),但是这样的镀膜结构在红、蓝端的反射率仍有上升过快的缺点;为了达到更理想的低反射效果,必须使用三层或多层镀膜结构,经典的三层膜由一层1/4光学厚度的中折射率物质,一层1/2光学厚度的高折射率物质和一层1/4光学厚度的低折射率物质组成,最常用的是Al2O3,ZrO2和MgF2,如此,在整个光学敏感段(410~680nm)的反射率低于0.5%。
常规的光学玻璃,在750g负重下其表面硬度可达到7H,即便是质量较差的玻璃,其表面硬度也有6H,而常规的镜头表面增透膜较薄,增透膜硬度较差,成膜后的镜头表面硬度低于原玻璃硬度,使用过程中极易造成镜头表面的划伤,严重影响手机的成像功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硬度增透膜的成型方法,在确保光学镜头增透效果的同时,提高光学镜头的表面硬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硬度增透膜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待镀光学玻璃表面进行清洗;
(2)依次向光学玻璃表面镀制第一层SiO2、第二层Al2O3、第三层ZrO2、第四层SiO2,在镀制的过程中不停的用离子源轰击待镀面,镀制完成即可得到所述的增透膜;
所述第一层SiO2的厚度为15.6~20nm;第二层Al2O3的厚度为110~150nm;第三层ZrO2的厚度为100~135nm;第四层SiO2的厚度为80~95nm;
镀膜时的温度保持在130~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市正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池州市正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42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大数据的降水量分布预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光学膜、ITO膜及触控屏